幻灯片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幻灯片新闻 - 正文

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通过国家验收

日期:2023-11-16 17:04    作者:    来源:基建与后勤保障处     打印    加大 减小

11月13日至15日,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委托,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渔业渔政管理局在青岛组织有关专家组成验收委员会,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承担的“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进行了国家验收。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王晋臣副司长、严斌处长,渔业渔政管理局王良三级调研员,农业农村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王志强副主任、陈东处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韩刚副院长、赵红萍处长莅临指导。黄海水产研究所金显仕所长、荣小军副所长、辛福言研究员以及有关工作人员参加。

验收委员会观看了资源库建设纪录短片,听取了建设单位关于项目建设及运行情况报告,实地查看了项目现场,查阅了项目建设及运行管理档案资料,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质询,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验收。验收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按批复完成了全部建设任务,质量合格,项目管理规范,达到了预期功能定位要求和建设目标,运行良好,同意项目通过国家验收。

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项目建设得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农业农村部的大力支持,以及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渔业渔政管理局等有关司局、工程建设服务中心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悉心指导。该项目于2015年批复立项,2016年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2017年完成初步设计和概算批复,2018年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62亿元,建筑面积20648平方米,购置各类科研设备47台(套)。项目工程质量优良,获“山东省建筑工程优质结构奖”“华东地区优质工程奖”等多项质量奖项,成为标志性的现代科技建筑精品。

资源库配备了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和综合智能网络监控系统,搭建了种质资源保藏、鉴定分析与预处理、信息交流与共享等平台系统,建立了从4℃到-196℃不同温度的保存环境体系,确立了以种质资源收集与保藏为核心功能,渔业产业与生态服务、种质保存技术研发、种质信息交流与共享等功能体系,兼顾面向社会进行海洋科普教育功能。

资源库自2021年交付使用以来,已入库海洋渔业生物种质实物资源近14万份、信息资源50万余条,完成半滑舌鳎、南极磷虾等50余种重要海洋渔业生物基因组测序,相关成果发表在CELL等国际顶级期刊,获批国审水产新品种4个,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次全国水产种质资源普查等国家重大项目30余项,并为黄海水产研究所成功获批海水养殖生物育种与可持续产出全国重点实验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平台支撑作用。

项目始终坚持面向水产种业主战场,打造我国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诺亚方舟”,积极构建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利用中心、保存与鉴定技术研发中心、合作与交流重要平台,切实提升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创新利用与开放共享能力,推动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保存方式由分散、重复向集中、标准化和系统化转变,为实现水产种业振兴和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原动力。

资源库是目前我国投资规模最大、保存渔业生物种类最丰富、设施最先进的海洋渔业种质资源库,保存能力可达34万份。项目通过国家验收,标志着我国海洋渔业领域目前唯一的国家级资源库建设任务的圆满完成,在我国水产种质资源保存体系的建设历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下一步,黄海水产研究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四个面向”,深入践行“大食物观”,依托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筑牢我国粮食安全“压舱石”,围绕海洋渔业生物资源安全保存与高质量开发利用,系统开展种质资源收集保藏、种质创制、良种“育繁推”全产业链布局,支撑好国家水产种业振兴行动,服务好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加快推进海洋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