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上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蓝海101”号起航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渤黄海夏季共享航次,来自天津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京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13家单位的33名科研人员搭载了该航次。出航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渤黄海共享航次跟踪专家组组长魏皓教授、黄海水产研究所渔业资源与生态系统研究室主任单秀娟研究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前往码头送行。
出航会上,夏季航次首席科学家刘永健副研究员汇报了航次目的和任务以及调查相关注意事项;项目首席科学家栾青杉副研究员感谢各参航队员和搭载单位的支持,希望各位科考队员在作业期间要加强沟通交流,注重团结协作,顺利完成既定科研任务。船舶管理处负责人张志强要求各位队员严格遵守各项船舶规章管理制度,保证人员安全、航行安全、做站安全,时刻绷紧疫情防控“安全”弦,充分发挥“团队协作、勇于担当、严谨求实、拼搏奉献”的渔业科考精神,做好航次服务和支撑。“蓝海101”号船长禹昊介绍了船舶备航及船舶安全情况。
渤黄海共享航次跟踪专家组组长魏皓教授指出,基金委共享航次不是定位、连续和普查性质的调查,是围绕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科学观测和研究,各搭载项目要按照项目规定提交观测资料、汇交科学数据,以实现在普惠搭载基础上解决关键科学问题。单秀娟主任受项目负责人金显仕所长委托,代表项目负责人和承担单位感谢基金委共享航次专家组、各参航单位及参航队员一如既往的支持,强调一定要注意人、财、物安全,希望各参航人员通力协作,同舟共济,确保航次顺利执行,保证数据质量和数量,同时,注意科学问题凝练。她表示,共享航次是学科交叉过程,也是科研的新起点,祝愿大家高高兴兴出航,平平安安归来。
会后,魏皓教授对甲板作业CTD采水设备以及水文物理现场观测数据采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具体沟通与指导。天津大学杨伟博士和宋贵生博士就水文物理观测、溶解有机物观测的最新研究成果做了学术报告,并与队员们开展了互动交流与学术讨论。
夏季共享航次共设置93个站位,在渤黄海水域开展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海洋生态等多学科综合调查以及现场培养实验和设备调试,为渤黄海近岸与海盆物质交换过程、渤黄海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等研究提供重要现场观测数据与实验分析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