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是中国沿海30多种石斑鱼属鱼类中分布纬度最高的种类,也是中国黄海沿岸有分布的唯一种类,因其低温耐受能力强(生存水温9~28℃, 摄食水温12~22℃),有“冷水石斑”之称,具有个体大(最大体长可以达到90cm), 亲鱼培育和催产长速度快、经济价值高、市场活鱼售价120元/公斤。 是东北亚温带海域理想的网箱养殖品种之一, 已成为中、 日、 韩三国海水鱼类繁育研究的热点。 由于存在雄鱼性成熟年龄高、 人工驯养条件下难以实现自然产卵和初孵仔鱼弱小等难题, 其稳定和高效的种苗规模化繁育技术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目前,日本人工苗种的年产量可以达到10~30万尾的水平。我所与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合作,培育七带石斑鱼种鱼369尾,成功采用激素诱导获得功能性雄鱼转化率为80%,培育出七带石斑鱼苗10.7万尾(6.9cm-11.7cm)。
最近几年, 随着深水网箱养殖的快速发展,中国东海北部和黄渤海沿岸网箱适养鱼类品种缺乏的问题日益突出,七带石斑鱼因上述优点备受业界重视。 因此,对其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进行简要概括、对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旨为中国七带石斑鱼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研发提供参考。
目前积累的七带石斑鱼繁殖生物学参数,来源于人工亲鱼和驯养野生亲鱼的观测。与多数石斑鱼一样, 七带石斑鱼也是雌雄同体、 雌性先熟 ; 研究显示平均全长46.9 cm和1607 g的4龄鱼性腺可以发育成熟。为解决因雄鱼成熟高龄化所导致的培育周期过长和雄鱼缺乏等问题,利用连续口服甲基睾酮 ( Methyltestosterone) 诱导低龄亲鱼(体重2.1kg)向雄性转换, 6尾实验鱼中有4尾性转换为可以分泌精液的雄性,停止MT后这些性转换雄鱼都能保持分泌精液。
七带石斑鱼仔稚鱼培育成活率低和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有: (1)初孵仔鱼弱小; (2)缺乏适宜的开口饵料; (3)培育环境不适合; (4)仔稚鱼培育期间容易发生病毒性神经坏死病,在进行七带石斑鱼苗种培育研究中是引起苗种中间培育阶段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病毒(NNV)不仅可以在亲本和子代间纵向传播, 而且还可以在共处于同一个生活环境的个体间水平传播, 尤其不利的是, 与开放系统中养殖鱼类共用一片水域的许多野生鱼类本身就是NNV的携带者, 因此,除了切断亲本和子代的垂直传播途径外, 研制针对性强的高效疫苗和采用环境稳定、 疾病防控较容易的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个体间的残食是引起七带石斑鱼培育阶段苗种死亡的另一个主要原因。研究表明, 引起残食的原因有个体间规格差异、 养殖光照强度和水槽颜色等因素, 而且还与特定规格个体的行为有关。观察表明, 从孵化后50日龄开始, 七带石斑鱼稚鱼就开始相互残食, 对稚、 幼鱼残食的原因和危害程度还缺乏深入了解。 因此, 需要进一步开展七带石斑鱼稚、幼鱼残食行为的产生的机制和预防措施的研究, 以减少中间培育期间因残食引起的死亡。
七带石斑鱼种鱼
七带石斑鱼养殖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