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咨询与成果推广

首页 - 成果转化 - 技术咨询与成果推广 - 正文

人工生态礁与海洋牧场构建技术

日期:2016-10-04 00:00    作者:黄海水产研究所    来源:     打印    加大 减小

人工鱼礁是指人为地在水域中设置构造物,以改善水生生物栖息环境,为鱼类等生物提供索饵、繁殖、生长发育等场所,达到保护、增殖渔业资源和提高渔获质量的目的。海洋牧场建设,就是通过人工礁体投放、藻礁与藻场建设、资源放流增殖、音响投饵驯化和海域生态化管理等技术手段,达到海域生产力提高、资源密度上升、鱼类行为可控和资源规模化生产的目标,是实现海域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的新型渔业生产模式。

在人工鱼礁及海洋牧场研究方面,黄海水产研究所先后开展了胶南海域人工鱼礁效果调查、人工鱼礁水动力特性试验研究、海珍品人工增殖礁的材料与结构研究和人工海洋牧场建设及其生态效应研究等相关工作。通过对1981-1984年间投放在青岛胶南灵山岛海域的人工鱼礁礁体状况、水文环境和生物资源的调查研究,获取了这批“文物级”鱼礁的第一手资料,为我国今后人工鱼礁的研究与建设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通过对星体型、复合M型、正方体型和半球体型4种不同结构人工礁体水动力特性物模与数模试验,建立了人工鱼礁流场效应粒子图像测速(PIV)物模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分析了各鱼礁单体及其组合排列方式的水动力特性,为人工鱼礁结构与投放布局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不同材料、不同结构增殖礁对刺参诱集效果的对比试验,为人工鱼礁增殖和保护刺参资源以及海珍品增殖礁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大型有益海藻(草)的移植和栽培技术研究,突破了人工藻(草)场构建这一关键技术;发明了一种可升降式海珍品增养殖设施和一种PE管组合式人工礁体;集成人工鱼礁投放、藻类移植、藻(草)场构建、经济鱼类放流与海珍品增殖等技术,在莱州湾实施万亩海域的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牧场区生物量大幅增加,海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通过对人工鱼礁、海洋牧场建设及增殖放流效果的跟踪调查,建立了人工鱼礁、海洋牧场生态效应评估方法。

xpzxjs-16-1.jpg

人工鱼礁及新型海珍品增殖设施

xpzxjs-16-2.jpg

人工鱼礁及海洋牧场研究与调查

xpzxjs-16-2.jpg

人工海洋牧场建设增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