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 正文

“北斗” 号调查下的黄海渔业资源

日期:2024-09-09 14:15    作者:    来源:     打印    加大 减小

从1984年交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黄海所”)管理使用以来,“北斗”号渔业资源科学调查船至今已运行40年。多年来,“北斗”号承担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90%以上黄海全覆盖的渔业资源与栖息环境大面科学调查,特别是2014年以来,黄海渔业资源调查常态化、连续化,不断掌握黄海渔业资源结构、种类组成和主要经济种类生物学特征、数量分布、洄游规律、生物量及可捕量等,支撑我国黄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与养护管理。

9月1日,我国黄渤海区结束为期4个月的伏季休渔,正式开海。连日来,“北斗”号正在进行夏季黄海渔业资源与栖息环境调查。今日之黄海,渔业资源什么状况?伏季休渔等管理措施给黄海渔业资源带来多大改变?“北斗”号多年调查成果如何支撑我国黄海渔业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些问题,《青岛日报》记者在“北斗”号上进行了采访。

● 资源量总体呈增加趋势

“这一网带鱼真不少!”8月31日下午,“北斗”号在北纬35度左右的黄海西部进行拖网作业,随着底拖网被拉上后甲板,网囊中的大量带鱼映入眼帘,甲板拖网船员、科考队员不约而同如此赞叹。“经过统计,这一网里带鱼数量最多,有1447条,重约120千克。”本航次科考队员苏程程博士告诉记者,除带鱼外,还有银鲳、赤鼻棱鳀、三疣梭子蟹、日本枪乌贼等数十种渔业种类。自8月20日以来,“北斗”号一直在黄海进行渔业资源与栖息环境调查,共设置调查站位61站。在黄海北部一些站位,拖网收获最多的是鳀鱼。在黄海中部一些站位,收获较多的则是黄鮟鱇和细纹狮子鱼。当然,每次拖网也常常带回其他几十种渔业生物。这既体现着黄海不同渔业种类的分布特征,也彰显着黄海渔业物种的多样性。“从2014年至今,连续10年的调查发现,黄海渔业种类保持在150种左右。”本航次首席科学家滕广亮说。10年来,黄海渔业资源物种多样性没有降低,那么整体资源量呢?滕广亮补充说,根据底拖网调查的渔获量和扫海面积,科研人员可以计算出黄海渔业资源的相对资源密度,通过跟历年对比,可以掌握整体资源密度变化。2014年以来,黄海渔业资源量总体呈增加趋势。这与我国伏季休渔制度的调整相关。2014年,黄渤海区伏季休渔由2个月延长到3个月,休渔开始时间由7月1日提前到6月1日。2017年,再次延长到4个月,休渔开始时间由6月1日提前到5月1日。休渔期的延长,直接保护了诸多渔业生物的生长、繁衍。例如,带鱼一般会在4月到6月从黄海返回渤海产卵繁殖,尤其以5月份为盛期。提前到5月1日休渔,带鱼能顺利完成产卵洄游,进行繁殖。“因此,伏季休渔不仅保护了补充群体,让其有足够的时间可以生长,而且保护了产卵群体,让其具有产卵繁殖机会,让渔业资源的补充有了‘双保险’。”黄海所研究员单秀娟介绍,根据“北斗”号10多年来调查数据,伏季休渔前后,黄海渔业资源相对密度增长了2倍~5倍。2014年以来,黄海里的带鱼、银鲳、三疣梭子蟹、鱿鱼、中国对虾等主要经济种类资源量增长了20%~80%。

 优势种的种群结构仍然简单

黄海渔业种类有150种左右。据专家介绍,几十年来,黄海渔业群落结构已由底层鱼类为主到中上层鱼类为主、再到底层鱼类为主转变,但如今的底层鱼类与彼时的底层鱼类已有很大不同。“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近海渔业资源还没有全面开发之前,黄海渔业群落组成以半滑舌鳎、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鳗鱼、真鲷等底层鱼类为主;到了八九十年代,则以鳀鱼、赤鼻棱鳀、黄鲫等中上层鱼类为主;21世纪以来,又以细纹狮子鱼、黄鮟鱇、带鱼、小黄鱼等底层鱼类为主。”滕广亮介绍,目前,黄海渔业资源优势种(群落中占优势的种类)主要是细纹狮子鱼、黄鮟鱇、带鱼、鳀鱼、三疣梭子蟹、脊腹褐虾、小黄鱼等,呈现小型化、低龄化特点,种群结构仍然简单。通俗来说,目前黄海渔业资源优势种单品种数量最多的渔业生物,往往呈现生长速度快、生命周期短、繁殖周期短等特点。典型代表如细纹狮子鱼、鱿鱼,产量大、生长速度快(一年就可以达到成体);带鱼、蓝点马鲛也是如此,基本以当年生或1龄鱼为主,高龄鱼稀少。黄海渔业资源优势种小型化低龄化,与优势种自身的特性有关,也与环境变化、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有关。因为带鱼等鱼类并非不能“长大”,更多的是缺少“长大”的环境。近年来,科研人员关注到,诸多黄海渔业生物在适应性进化,一个标志就是性成熟时间变短。在渔业开发早期阶段,带鱼、小黄鱼的性成熟年龄约是2年~4年,但近年来调查发现,很多带鱼、小黄鱼在当年就已性成熟。其生活史策略(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尽可能维持自己种群优势的生存策略)的变化,折射出对环境的“博弈”,它们正通过提升繁殖速度来增强生存优势。“虽然黄海渔业资源量总体呈增加趋势,但与开发早期还有较大差距。同时,黄海渔业资源优势种小型化、低龄化明显,说明黄海生态系统水平仍处于亚健康状态,后续应持续强化黄海渔业资源养护管理,控制捕捞强度,进一步向友好型捕捞作业结构调整。”单秀娟表示。

● 资源养护管理持续强化

持续强化渔业资源养护管理,首要前提是摸清渔业资源量和可捕量。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可以说明渔业资源的整体规模,而后者是指在保证种群可持续的情况下每年可捕捞的量。而合理评估渔业资源量,确定渔业生物可捕量,又需要常规的科学调查。201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从2014年以来,“北斗”号每年都会执行2个~3个黄海渔业资源与栖息环境调查航次,不断掌握黄海渔业资源结构、种类组成和主要经济种类生物学特征、数量分布、生物量及可捕量等情况变化,调查成果有力支撑着我国渔业资源利用与养护管理。单秀娟以伏季休渔期间开展的特殊经济品种专项捕捞为例,进行了直观的解释。她说,海蜇、毛虾、口虾蛄、丁香鱼、鱿鱼等是主要的伏季休渔期间专项捕捞品种,其每年的捕捞量需要以科学的调查数据为支撑。基于“北斗”号调查数据,科研人员掌握了黄海伏季休渔期间开展专项捕捞的特殊经济品种资源动态,并合理评估其来年资源可捕量,确保专项捕捞品种捕捞量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实现伏季休渔期间渔业可持续产出和渔民增收“双赢”。同时,“北斗”号每年5月和8月期间执行黄海全覆盖的渔业资源与栖息环境调查,科研人员不仅估算了当年伏休期间渔业资源的补充量,而且结合历史数据,评估了伏季休渔变化对黄海渔业资源变动的影响,为后续伏季休渔的调整及捕捞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养护与管理是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的基础。”单秀娟表示,目前我国资源养护管理持续强化,除伏季休渔、限制最小可捕体长等措施外,还正积极推进各海区限额捕捞试点,保障“海上粮仓”的可持续产出。届时,“北斗”号多年积累的调查数据,将有效支撑我国限额捕捞制度推进与实施,为渤海、黄海渔业资源限额捕捞管理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