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渔业动态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渔业动态 - 正文

“海龙Ⅲ”顺利完成4500米级海试

日期:2018-04-09 10:11    作者:    来源:中国海洋报     打印    加大 减小

北京时间4月4日傍晚至5日凌晨,“海龙Ⅲ”潜水器在西太平洋完成2018“大洋一号”综合海试4500米级下潜试验,最大潜深4266米。至此,“海龙Ⅲ”本航次海试任务全部圆满完成。

18时30分,“海龙Ⅲ”在 “大洋一号”船后甲板入水,加挂浮球下潜。21时24分,“海龙Ⅲ”潜至水下4266米深,并进行了潜水器定高、定深、前行、后退等航行功能测试,完成了五功能机械手、七功能机械手取样作业测试,布放了水下标识物,测试了宏生物取样器、沉积物保压取样器、溶解氧传感器、高温探针等搭载工具。记者在“大洋一号”船深拖实验室通过水面监控系统看到,“海龙Ⅲ”潜水器传回的海底画面清晰流畅,机械手运动灵活自如,水下作业过程中脐带缆形态正常。5日0时15分,“海龙Ⅲ”完成全部水下作业测试,回收至母船甲板。

“本次下潜对潜水器的航行控制、水声通信与定位、取样作业等功能进行了全面、系统测试。潜器状态良好,各项测试参数达到设计指标。同时,布放、回收等甲板作业流畅,各岗位工作人员操作娴熟,满足此次海试的整体验收条件。”2018年“大洋一号”综合海试现场验收专家组组长杨磊介绍,此次海试的顺利完成,为“海龙”系列水下机器人后续的发展与海上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介绍,“海龙Ⅲ”是在中国大洋协会组织下、由上海交通大学水下工程研究院所开发设计的无人缆控潜水器。3月24日和25日,“海龙Ⅲ”分别完成了400米和2000米两个级别的海试。“海龙Ⅲ”原计划在3月底开展4500米级海试,但受台风“杰拉华”影响,原定作业海域海况较差,“大洋一号”边迂回穿插避风,边寻找合适的海试作业地点。

此次综合海试首席科学家初凤友告诉记者,“海龙Ⅲ”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缆控无人潜水器,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深海探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成为海洋观测、深海取样、获取并传递深海信息的良好作业平台。此次海试充分验证了“海龙Ⅲ”整机及相关配套部件的技术能力,是我国“蛟龙探海”重点工程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标志,获得的相关试验参数与操作经验,将极大地推动“海龙”体系的发展,为其最终的业务化运行奠定良好基础,进一步提升我国深海科考的作业能力和效率。

据悉,本次“大洋一号”综合海试由中国大洋协会组织,第二海洋研究所负责实施,是“蛟龙探海”重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海试计划为期45天,分A、B两个航段,作业海域涵盖东海、西太平洋和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