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大做强辽宁省水产种业,促进主导品种结构优化,深入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1-2016年,按照“引进更新一批,示范推广一批,改良储备一批”的原则,共实施水产优势品种引进更新改良项目104个、54个品种。其中,海水养殖项目40个、16个品种,淡水养殖项目62个、38个品种,水产种质资源基因平台2个(次)。按照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汤方栋的指示和年初工作安排,2017年组织开展了全省水产优势品种引进更新改良项目效果评估工作,跟踪评估引进更新改良品种在本地区的适宜性、推广示范、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情况。
通过实施水产优势品种引进更新改良项目,各级水产科研院所、技术推广机构和水产原良种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针对区域特点,不断开展养殖试验和推广示范,筛选出一批适合北方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探索出多种贴近本地区养殖生产新技术。培育筛选出抗逆性强、生长快、具有一定市场潜力、适应本地区推广的优势品种29个,其中海水类10个,淡水类19个。巩固提高了南美白对虾、虾夷扇贝、大菱鲆、刺参、皱纹盘鲍、斑节对虾等海水品种和河蟹、大鳞副泥鳅、虹鳟鱼、鲶、松浦镜鲤等淡水品种主导优势地位。由于气候条件、资源环境以及养殖技术、生产管理、传统习惯等方面因素,有些品种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具有可发展潜力的储备品种25个,其中海水类8个,淡水类17个。项目实施促进了主导品种良种化,扩大了优势品种推广面,提高了育种技术应用率,为渔业提质增效、渔民增收致富做出了积极贡献。据不完全统计,海水养殖推广面积21.8万亩,工厂化(海水)养殖面积16.58万平方米,增加产值9.7亿元;淡水养殖推广面积71万亩,工厂化(淡水)养殖面积35.6万平方米,增加产值39亿元。
辽宁省水产优势品种引进更新改良项目实施过程中,厅直相关单位充分利用技术研发推广示范优势,在新品种引进、保种制种、苗种扩繁、推广示范等方面发挥了主力军作用。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充分发挥在海水贝类养殖方面科研基础雄厚、技术力量先进等方面优势,成功引进紫扇贝、长牡蛎“海大1号”、长牡蛎“海大2号”(引入时称“金壳品系”)和风向标扇贝4个新品种。2013年,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开始构建“辽宁省水产种质资源基因平台”,对全省水产种质资源进行收集、记录、整理和保存。目前,已经建成辽宁省水产生物分类和DNA数据库,累计建立306个物种基因档案,实现辽宁省主要水产种质资源的数字化表达。辽宁省淡水水产科学研究院引进更新改良黄颡鱼、翘嘴红等3个品种,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为全省淡水养殖新增了优良品种,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淡水水产养殖综合效益成倍增长。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实施黄颡鱼、黄金鲫引进更新改良,市场前景良好,经济效益显著。辽宁省水产苗种管理局成功引进斑节对虾“南海1号”,效果较好。
今后,辽宁省渔业发展将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优势特色种类为重点,继续组织实施水产优势品种引进更新改良,不断深化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用现代育种技术,实施主导品种良种工程,推广名特优新精细美产品,促进全省水产增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突出海水优势特色品种引进攻关,通过引进风向标扇贝杂交育种与中试应用,培育生长快、品质优、抗逆性好的优质新品种,争取1年~2年内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推广应用。立足淡水土著冷水品种开发保护,开发瓦氏雅罗鱼、拉氏鱥等地方土著品种,保存优良性状,贮存后备亲本,扩大繁育规模,示范养殖推广,提高淡水渔业质量和效益。切实做好引进后的保种推广工作,对具有一定基础的优势品种,加大推广力度,尽快实现产业化生产;对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品种,集中力量攻关,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对具有开发潜力的引进品种,进行适应性试验,为规模开发提供储备。注重项目实施跟踪调查效果评估,规范水产优势品种引进更新改良工作,扶优除劣,优化品种结构,为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扶持优势品种扩大生产,提高良种供应能力,满足水产增养殖需要,促进渔业提质增效、渔民增收。推进水产种质资源基因平台建设,建立辽宁省水产生物分类和DNA数据库,通过分子标记进行新品种和地理种群鉴定,开发完善信息平台序列检索方法,实现通过基因序列比对对水产生物进行鉴定,逐步构建全省水产种质资源物种基础性状、DNA条形码特征序列信息、省内分布情况及养殖技术信息等综合平台,为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科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