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黄海水产研究所3项成果获2023年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奖

日期:2024-02-02 08:52    作者:    来源:科研处     打印    加大 减小

1月30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公布了2023年度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关长涛研究员主持完成的“深远海大型工程化围栏养殖设施与装备的创制及应用”成果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一等奖,刘慧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水养殖空间规划技术创建与集成应用”成果、丁琪副研究员主持完成的“海洋渔业资源限额捕捞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成果分别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二等奖。

“深远海大型工程化围栏养殖设施与装备的创制及应用”成果由黄海水产研究所与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共同完成。该成果针对我国深远海开放海域特殊海况条件及养殖设施大型化与智能化发展需求,采用双圆环桩基和顶部桁架结构透空设计,突破了钢桩防腐处理、海上打桩精准定位、侧网与海底防逃固定、网衣与钢桩安全装配等核心关键技术,在莱州湾建成目前国内开放海域圈养水体最大的管桩围栏1座,周长400m,养殖水体16万m3,年生产能力1600吨~2000吨,抗风浪能力达到12级;优化设计并建造周长160m、200m多功能养殖围栏2座,实现了大型围栏系列化设计与工程化建造;配套研发了鱼苗转运投放、饲料投喂、成鱼收获、物联网监控等附属装备,实现了大型围栏养殖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操控管理;构建了斑石鲷陆海接力养殖及许氏平鲉、黄条鰤、半滑舌鳎、梭鱼等鱼类生态混合养殖新模式,典型示范围栏3座,养殖水体合计21万m3,累计养殖名优海水鱼类60余万尾,为我国发展深远海大型化设施养殖提供了示范样板。项目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软件著作权6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20篇,制定标准1项,成果入选2021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装备。项目累计实现产值1.27亿元,同传统网箱养殖相比,节本减损效益提升30%以上,同时还带动了斑石鲷、许氏平鲉等养殖鱼类的苗种生产、饲料加工、活鱼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水养殖空间规划技术创建与集成应用”成果由黄海水产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等7家单位共同完成。该成果遵循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与空间规划理论,构建了海水养殖空间规划理论与技术体系;以我国北方典型养殖海区桑沟湾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高分辨率水动力和水质模型,实现了养殖海区水质参数及其时空演变过程精细化模拟;以环境数据为驱动因子,构建了海带、牡蛎、扇贝、鲍等主要海水养殖生物动态能量学模型,实现了生物个体生长模拟和预测;以水质模型和养殖生物个体生长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养殖容量评估模型,实现了养殖容量动态评估;基于政策合规性和环境条件综合研判,建立了水产养殖适宜性评价方法;通过集成上述评估方法并进行软件开发,构建了基于GIS技术的桌面端和网络端“水产养殖空间规划决策支持系统”(APDSS),并在典型养殖区开展应用示范。APDSS集成了多维环境数据,具有良好的图形界面和可操作性,实现了环境数据查询与展示、海水养殖场选址合规性与环境适宜性评价、养殖生物生长预测和养殖容量评估,为海水养殖空间规划和生产管理提供了决策支持。项目取得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7项,发表论著33篇(部)。经青岛市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该成果技术成熟度为13级,技术创新度为3级,技术先进度为7级;该成果整体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海洋渔业资源限额捕捞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成果由黄海水产研究所完成。该成果系统阐明了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利用状况,厘清了我国海洋渔业限额捕捞制度的演进过程,全面剖析了实施限额捕捞管理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我国海洋渔业资源限额捕捞工作内容和程序,构建了渔业资源多维度评价模型,创新了一种可行且更为公平的捕捞配额分配方法,解析了渤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创建了基于有限渔业数据的资源评估方法,剖析了渤海捕捞限额制度的实施模式,研究结果直接支撑渤海限额捕捞管理,助推渤海渔业资源养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成果发表论文42篇,其中SCI论文23篇;获批软件著作权8项,授权专利2项,制定团体标准1项。

据悉,2023年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共15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