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队于2021年11月23日自上海出发,2022年4月20日“雪龙2”号抵达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历时149天。
自上海出发后,张吉昌和刘璐随“雪龙2”号,穿越太平洋,跨过赤道,经历了传说中的魔鬼西风带,还没开始考察工作,就已经被南大洋给了一个下马威。但这些经历也让他们对接下来真正的南极考察有了充足的心理准备。从2021年12月底到2022年3月中旬,他们协助考察队完成了“两站三海”的补给和科考任务,执行了71个调查站点的南极磷虾拖网采样和全航程探鱼仪声学数据采集工作。整个考察期间获取磷虾样本25000多尾和大量数据,为提高对调查海域磷虾资源的认知提供了大量科学依据。作为38次队最艰苦的艉甲板作业小组成员,两位年轻人不惧风雪,敢于直面困难的精神受到了考察队其他同志的一致认可。尤其刘璐同志作为黄海水产研究所唯一抵达过南极大陆的女性科考队员,更是巾帼不让须眉。他们在极地考察这一国家科考平台上展示了黄海水产研究所科研人员优良的职业素养和精神面貌。
图1.(左:刘璐、张吉昌抵达我国南极长城站;右:刘璐、张吉昌抵达我国南极中山站)
刘璐和张吉昌两位同志此行的149个日日夜夜的工作与生活,是黄海水产研究所20多年来潜心极地渔业科学研究的缩影。2001年,现任黄海水产研究所党委书记、远洋与极地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团队负责人赵宪勇研究员随“雪龙”号中国第18次南极考察远赴南极参与科考工作。科考期间,利用“雪龙”号船载科研探鱼仪,他在南极海域发现众多大型高密度南极磷虾集群。作为国内渔业声学领域的领军科学家,经过十多年不懈努力,带领科研团队改变了我国在南极磷虾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领域的落后状况。
执行渔业科学观察,为南极磷虾渔业保驾护航
2009年冬季,辽宁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和上海开创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分别调派渔船,远赴南极海域,开展南极磷虾资源探捕调查,开启了我国南极磷虾渔业的壮丽篇章,黄海水产研究所对探捕任务给予技术支持。受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委托,远洋与极地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团队负责联系我国南极磷虾渔业企业、磷虾渔船和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CCAMLR),收集相关数据并汇总报送CCAMLR秘书处。赵宪勇、左涛、朱建成和樊钢洲等四位同志先后承担该项工作,严格遵守数据采集规范和数据报送要求,完成数百万条数据报送,保证了我国南极磷虾渔业数据报送国际履约的质量和时效性。
从2009/2010渔季至今,黄海水产研究所共有25人次作为南极磷虾国家渔业科学观察员随生产渔船执行任务,出海考察总天数达到四千多天。最长的一个渔季,总时长达316天,获得大量宝贵的数据资料,为南极磷虾渔业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图2.张吉昌(左:磷虾生物学测定;右:生物环境调查)
图3.樊钢洲(左:兼捕鱼类取样;右:海鸟与哺乳动物观测)
深度参与国际组织渔业管理,积极参加南极渔业科考
2009年起,黄海水产研究所作为科研单位合作承担农业农村部“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项目,负责南极磷虾资源探捕调查技术支撑与国际组织参会工作。近几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CCAMLR年度会议采用线上形式召开,团队成员都积极参与到会议工作的全过程。目前正是CCAMLR渔业管理政策调整的重要时期,团队成员王新良、应一平、赵云霞和樊钢洲等人在首席科学家赵宪勇的带领下以大量的科学依据支撑我国极地渔业可持续发展,提升了我国在南极渔业管理中的参与度,履行了负责任渔业大国的责任与义务。
随着国家对南极磷虾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关注度的持续升高,远洋与极地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团队又重新加入到我国南极科考国家队中。团队中的王新良参加了36和37次队,许庆昌参加了36次队,张吉昌和刘璐参加了38次队。相信在“十四五”期间,远洋与极地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团队必将在南极科考中厚积薄发,为我国南极磷虾渔业和极地科考事业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图4.磷虾渔船生产作业与渔获物
图5.(左:磷虾资源探捕调查;右:王新良、许庆昌参加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
图6.张吉昌、刘璐在“雪龙2”号船执行南极磷虾资源调查任务
南极,令人向往,却又令人望而生畏
随着“雪龙”号船靠泊上海母港,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宣告圆满结束,这是继36次队之后,第二次“双龙探极”。然而我国在南极海域却不止“双龙”,还有四艘执行南极磷虾渔业生产的远洋渔船。在“雪龙”号和“雪龙2”号返回国内之际,远洋与极地团队的樊钢洲和黄文强两名同志仍在南极磷虾作业渔船执行国家科学观察员任务,他们的条件更加艰苦。待两人返回国内,远洋与极地团队本年度的海上工作即全部结束,年底又将展开新一轮南极海上科考任务。
每次远赴南极,心中都充满着扬帆远行、乘风破浪的激动,同时又怀揣着对父母、家庭的愧疚。面对当下全球范围复杂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执行国家科学观察员的工作周期保持在半年以上,中国南极考察队的工作周期保持在5个月左右,已基本失去中途更换人员的机会,长时间的海上工作与生活,考验着个人的心理和毅力,然而工作责任心支撑他们成功完成了每个航次的任务。
即使返回上海码头后,因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包括张吉昌和刘璐在内的10余名来自青岛五家科教单位的考察队员滞留上海。鉴于此,黄海水产研究所积极联合其他四家科研院校,在青岛市防疫主管部门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将青岛籍队员用专车闭环接回青岛。此举既是所党委对每一位黄海所人关心爱护的具体体现,也让其他兄弟单位看到了青岛市对海洋科考的重视以及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的底气和担当。
不忘初心,厚积薄发
近几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团队成员抵达南极后,中途无法更换人员已近乎常态化。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对家人的殷切思念,他们始终坚守着“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的初心誓言,践行着“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极地精神,将家人的鼓励和理解化为工作的动力,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我国南极磷虾资源科研事业,见证着中国进入极地考察大国行列、并向强国迈进的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极地科学考察,是人类探索自然奥秘、探求新的发展空间的重要领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所将一如既往地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选派优秀的科研人员投身我国极地科考事业,全力支持我国极地科学事业发展,用不懈探索与创新追求卓越、攻坚克难,为我国极地事业的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