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邮箱系统
  • 内网登录
  • 成果查询
  • ENGLISH
  • 首页
  • 研究室概况
    • 概况
    • 团队
  • 科研队伍
    • 室主任
    • 科研人员
  • 成果展示
  • 联系方式

科研系统

  • 渔业资源与生态系统研究室
  • 海水养殖生态与技术研究室
  • 种质资源与工程育种研究室
  • 水产生物技术与基因组研究室
  • 鱼类养殖与设施渔业研究室
  • 养殖生物疾病控制与分子病理...
  • 渔业环境与生物修复研究室
  • 水产品质量与安全研究室
  • 食品工程与营养研究室
  • 海洋产物资源与酶工程研究室
首页 - 研究室概况 - 团队

渔业环境优化与生物修复

责任研究员:曲克明

团队成员:孙耀、李秋芬、崔正国、朱建新、江涛、徐勇

“九五”以来,主持承担了我国海水工厂化养殖领域国家863和科技支撑计划课题8项,“工厂化鱼类高密度养殖设施的工程优化技术”获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一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已在我国沿海建设示范养殖基地17家,示范面积30多万平方米,引领和支撑我国海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发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攻关(支撑)计划等相关项目的支持下,将生物修复理论应用于海水养殖环境的改善、调控和治理,应用物理修复方法对贝类养殖老化滩涂进行修复研究与实验示范,菲律宾蛤仔养殖滩涂采用压沙、翻耕等方式进行修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在海洋环境微生物检测技术、不同养殖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海洋有益菌开发等方面深入研究。近5年,获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6部。

渔业环境变化与评价技术

责任研究员:赵俊

团队成员:赵俊、陈聚法、张旭志、丁东生、杨茜

长期从事海洋环境检测、海水养殖环境优化、高新检测技术开发、水体污染防治和生态调控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丰富的科研组织和项目实施能力。主持与本项目相关领域的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洋局行业专项等重大课题多项,积累了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研制方面大量的经验,并对其在海洋环境监测领域内的应用进行了突破性开拓:融合等温基因扩增和电导技术,试制出单通道大肠杆菌O157:H7检测传感器;发明了环境友好型铜、锌、铅、镉的现场快检电化学方法;研制出检测限低至4纳克的核酸诊断传感器。检测技术研发方向已经发表SCI收录论文1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

渔业环境污染生态学团队

责任研究员: 陈碧鹃

团队成员:夏斌、张艳、孙雪梅、朱琳

目前共有5名成员,主要研究方向:海洋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环境微生物学,海洋生态毒理学,渔业污染事故鉴定与经济损失评估研究。主持国家863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环保部项目、农业部专项、国家海洋局专项、标准制订修订项目等课题数三十余项。先后荣获中华农业科技奖、水科院科技进步奖、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9篇。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5项,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3部。

中心支撑岗位

团队成员:过锋、乔向英、周明莹、刘传霞

友情链接:
  • 返回首页
  • 本所简介
  • 科研机构
  • 科研系统
  • 科技成果
  • 成果转化
  • 党群关系
  • 人才培养

地址:青岛市南京路106号 邮编:266071 电话: 0532-85800117 传真:0532-85811514
版权所有: 黄海水产研究所 网络运营与管理:黄海水产研究所信息中心 鲁ICP备:05024434号

网站目前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