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只生活在南极的磷虾,到相距17000公里外青岛工厂里的一粒磷虾油,这中间需要多少环节?概括来说就是捕捞和加工。
去年全省唯一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下水,让山东的磷虾产业形成完美闭环。山东已成为国内最主要的南极磷虾精深加工产业基地,青岛也已初步建成南极磷虾产业链,其磷虾油产量占全国磷虾油产量50%。
目前我国磷虾油市场还处于小体量高增速阶段,如何从这个千亿市值的“海上金矿”中掘到真金,考验着产业链上的每一环节。
山东拥有南极磷虾最完备水产链条
12月27日,记者自荣成市海洋局获悉,去年刚下水的全省唯一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华祥9”号目前正在前往南极的路上,预计将于2025年1月到达南极。
据了解,“华祥9”号是我国第二艘自主研制建造的南极磷虾捕捞加工一体船,船上配有先进的变水层拖网系统、冻虾生产线等多条自动化加工线,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捕捞加工一体船,它补齐了山东南极磷虾产业中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块拼图。
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南极磷虾10亿吨的巨大储备量和极强的繁殖能力,目前国际上对于南极磷虾的捕捞实行“申报制”,就是具备南极捕捞资格的国家,可以在捕捞区限额内,为本国船只申请捕捞。目前南极海域磷虾实际年捕捞量为40万吨左右,我国年磷虾捕捞量约10万吨。
这就体现出海洋工程装备在极地海洋资源开发中的关键作用。由于南极磷虾生长在低温环境中,消化道中的内原酶活性很高。当磷虾被捕捞后,消化酶会迅速降解虾体,虾肉会自溶。所以南极磷虾极难存储,捕捞后需立即冷链或加工,运往下游企业。
以前南极磷虾以冷链运回为主,采用集装箱运输船,“箱内温度零下18摄氏度,但这达不到标准的磷虾冷冻温度。”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教授姜国良说。
为进一步提高捕捞加工船作业效率,山东建造了冷藏辅助运输船“华祥6”号,“它是全国最大、最专业的远洋渔业冷藏运输船,其箱内温度保持零下35摄氏度,基本实现磷虾生物活性不被破坏。”参与该船建造提案的姜国良说,有了这艘运输船,南极磷虾运输时间缩短半个月,从以前的要在南美洲中转,到现在的从南极直达石岛港,“这也是全球第一条从南极捕虾场直达码头的南极磷虾运输线”。
“从水产链条看,山东拥有磷虾专用捕捞造船、专用运输船、专用码头、专用仓库等,山东在沿海各省中是要素最齐备的。”姜国良说。
记者了解到,“华祥9”号2023渔季南极磷虾捕捞量约为3万吨,约占全国南极磷虾年捕捞量的1/3。
全国南极磷虾油50%产量来自这里
有了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强劲的船工装备,山东在南极磷虾产业加工端的发展也势头正盛,已成为国内最主要的南极磷虾精深加工产业基地,拥有全国70%以上的磷虾油产能。而青岛则独占多项第一。
在本月上旬举行的中国远洋渔业协会南极磷虾专委会成立大会上,应邀出席的青岛南极维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南极维康”)就是行业中的佼佼者。
12月27日,记者在南极维康磷虾油软胶囊生产车间看到,一粒粒殷红色、透明的磷虾油正从生产线上运出。
南极维康总经理韩静介绍,南极磷虾粉进入工厂后,会被投入生产线,经过先进萃取技术提炼出南极磷虾油,之后进行储存、分装,形成一粒粒磷虾油软胶囊。从这里,每年能生产20亿粒南极磷虾油软胶囊。
“萃取一滴磷虾油需要162只南极磷虾,所以非常宝贵。”韩静介绍,磷虾油富含海洋磷脂型omega-3,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抗氧化,其吸收率达99%,是鱼油的升级产品。
韩静介绍,该企业已建成国内最大的南极磷虾油生产线,是目前国内产能和产量最大的南极磷虾精深加工生产企业。每年可提取南极磷虾油800吨,磷虾油产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在青岛南极磷虾油生产领域,南极维康可谓一家独大,目前青岛磷虾油产量占全国磷虾油产量50%,主要就是来自于南极维康。其近三年连续年产值超亿元,入选“2023年度青岛市高成长性海洋企业”。
“基于青岛强大的海洋科研实力,公司有了持续发展的强大智力支持。”韩静介绍,目前公司与黄海所合作完成了高品质磷虾油、磷虾油总砷减除、功能蛋白肽制备等关键技术突破,使磷虾油产品从磷脂含量、透明度、流动性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重金属含量控制方面,超过国际领先水平。与黄海所合作的南极磷虾高值化综合利用项目入选“2023年青岛市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典型案例”。
院所企业双向奔赴,助力青岛磷虾油市场崛起
而立足于产业需求,许多科研院所也将攻关方向对准企业的痛点,发挥科技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如黄海所食工室渔业新资源加工与综合利用团队正在攻克磷虾壳绿色酶法制备工艺,“该方法攻克完成后,能将南极磷虾粉高值化综合利用率再提高10%。”团队成员苗钧魁说。
除了科研成果对产业的推动外,青岛众多高校院所培养的优秀科研人才也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江苏海洋大学开发南极磷虾的两位教授,就是我实验室的第一批研究生,济南两家磷虾油公司的技术骨干也都是我的学生,还有一位研究生在青岛创业,他的生物公司去年成立,新品将于近日面世。”说起学生们对中国、山东及青岛的南极磷虾油产业的推动,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教授姜国良非常自豪。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山东省与南极磷虾相关企业约6家,青岛3家。目前从市场规模上看,全球南极磷虾的市场规模已经突破2000亿元,中国产值已达到20亿元以上。
“包括延伸产业在内,中国南极磷虾相关市场未来可达到千亿级别,山东达到百亿市场未来可期。”姜国良说,从2009年我国南极磷虾首次探捕之后,我国的南极磷虾开发开始进入产业化的快车道,山东省作为海洋大省,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效用逐渐凸显,从最早的初加工产品,发展到工业化深加工产品,如南极磷虾油、南极磷虾蛋白肽等,产业链逐渐被补齐。
完善南极磷虾全产业链,助力海洋强省建设
与传统渔业相比,南极磷虾产业链条长,是一个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的海洋生物精深加工新兴产业。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对于南极磷虾、海洋资源开发给予众多政策支持,如前几天山东省刚刚出台了《山东省海洋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要围绕极地大洋、海洋生物医药等14个重点领域,明确未来三年关键核心技术、重大标志性产品和示范应用的主攻方向。青岛今年也相继出台多个海洋相关政策,如海创计划2.0、“4+4+2 现代海洋构建体系”等助力海洋生物产业发展。
“但对于一个在中国发展10多年的产业来说,存在问题也在所难免。”南极维康董事长刘福贵说,于外,在加工端,挪威Aker公司几乎垄断国际市场,并不断进军国内市场;于内,中国的南极磷虾产业起步晚、底子薄,在南极磷虾资源研究、船载捕捞、陆基产品研发及市场开拓等方面,行业整体加工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亟待提升。
为此,刘福贵建议,不断完善完整的南极磷虾全产业链,为企业提供高品质的原料。从政策层面支持和加强南极磷虾产业产学研合作,推动相关科研、技术转化以及人才项目立项,支持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关键作用。同时,尽快出台相应的行业标准和法规,规范整个市场的发展,推进“真”磷虾油的标准判定,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市场流通。
刘福贵说,希望青岛能更好地将科技创新转化为产业优势,构建更加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从这个千亿市值的“海上金矿”中掘到更多真金,来助力海洋强省建设,奏响现代海洋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半岛全媒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