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 正文

"北斗“号:探渔40年,3获国家奖——青岛日报、青岛学习平台

日期:2024-11-07 09:10    作者:    来源:     打印    加大 减小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在我国的海洋调查船里,很少有哪条船跟国家大奖密切相关。“北斗”号是一个例外,其支撑完成的科研项目,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北斗”号是由挪威政府建造并赠送给中国政府的渔业资源调查船,1984年到达青岛,交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黄海所”)管理使用。该船是当时我国最先进的渔业资源调查船,运行期间完成多个“首次”调查任务,被原农业部授予“功勋调查船”称号。

今年,“北斗”号迎来服役40周年。11月5日,“北斗”号渔业资源调查船运行40周年学术交流会在青岛举办,以示纪念。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船员,展现这艘我国服役时间最长的渔业科考船与三个国家奖背后的故事以及船、队员们借助该船有力推动我国渔业资源调查崛起的生动实践。

声学渔业调查来到中国

1980年,挪威首相访华时提出,向中国政府赠送一艘渔业科考船,表示对中国开放与发展新政策的支持。“北斗”号由此诞生。

“北斗”号前任船长李风宾仍然清晰记得,1984年10月19日,“北斗”号刚到达青岛港的场景:“当时,我们这些船员到码头迎接,都觉得‘北斗’号很大、很壮观。这个船有一个侧推功能,就是说船靠泊码头的时候可以横向移动。在今天,科考船侧推功能已经是标配,但在当时我国还没有任何科考船有这个功能,所以当‘北斗’号横着停靠青岛港时,很多人都很新奇,很直观地就觉得它非常先进。”


同样先进的还有“北斗”号上装备的多种用途的调查研究设备,特别是有专门的声学仪器,能够有效进行海洋生物资源的精准探测、助力高效捕捞。“当时我国的渔船、科考船都没有这个设备。传统方法是使用底拖网进行渔业资源调查,但底拖网作业主要针对底层渔业资源,中上层渔业资源很难捕获到。”黄海所党委书记赵宪勇当年参加工作,就是从“北斗”号开始学习、创新渔业声学技术,如今他已成为我国现代渔业声学及其应用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渔业声学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中上层渔业信息,实现全水层海洋生物资源探测,这就为我国渔业资源调查开辟了一个新领域。”

“北斗”号的投用,标志着声学渔业调查来到中国。“北斗”号在我国率先开展了渔业资源声学评估,利用现代化手段调查、评估鱼类丰度。挪威海洋研究所教授巴根后来回忆说,最初的计划是使用“北斗”号在黄海研究和实验性捕捞鲐鱼,但在首个调查航次就发现,黄海和东海中上层有大量的鳀鱼。虽然只是初步性调查,但已证明这一鱼类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于是团队便立刻决定转向鳀鱼调查研究。这决定了“北斗”项目(中挪所有的渔业合作项目都以“北斗”号这艘船的名字为基础,统一命名为“北斗”项目)未来很多年的发力点。

“那些年,黄海所常常是一次性出三条船,‘北斗’号、‘黄海103’号和‘黄海104’号。”时任“黄海103”号船员、“北斗”号现任船长吕旭良回忆说,“北斗”号主要开展鳀鱼调查,后两艘船则跟着进行捕捞生产,“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对虾养殖业迅速发展,对高蛋白饲料的需求增加。当时我们捕捞的大量鳀鱼被运到加工厂,用于研发、生产高质量的鱼粉和饲料,极大促进了海洋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评估鳀鱼的资源量,调查鳀鱼的渔场,研究捕捞方法……这一系列工作,“北斗”号一干就是10年,利用声学仪器和中上层渔网,探明了我国沿海尚未开发的中上层渔业资源,为我国开发了新的渔业资源,不仅极大促进了海洋捕捞业的发展,还带动了鱼油、鱼粉等加工业进步,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该研究使我国的渔业资源调查研究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靠一艘船完成艰巨任务

1990年,“北斗”号接到了去白令海捕捞狭鳕的生产任务。由于白令海海况恶劣,“北斗”号抗风浪能力差,最终花了69天只拉回了60多吨狭鳕。1993年,“北斗”号承担“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狭鳕渔业信息网络和资源评估调查”项目的海上调查任务,再次踏上了赴白令海的征程。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北斗”号做足准备,但调查作业时仍受风浪影响致使船身大幅度晃动、颠簸,把人摇得天旋地转。船上的科研人员调侃,只要能在“北斗”号上工作,在其他船上就没问题了。在极度晕船的情况下,项目首席科学家唐启升院士把本子顶在天花板上,写下了极有价值的报告,被称为“诞生在天花板上的科研报告”。

“在白令海公海区,我们国家首次在水下100米层发现狭鳕的幼鱼,这一重大科学发现,得到了美、日、俄、波、韩等国科学家的重视和认同。”唐启升表示,该项目不仅填补了我国北太平洋狭鳕远洋渔业资源研究的空白,也为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远洋渔业——北太平洋狭鳕渔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调查完狭鳕后,“北斗”号返回国内。当时,由于我国经费不足、调查项目短缺等,“北斗”号每年执行的海上调查时间很短,我国其他渔业资源调查船则纷纷退役或被转卖。“所以,当20世纪90年代末开展126项目——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洋生物资源及其栖息环境调查与评估时,我国只有‘北斗’号一艘渔业资源调查船可用。”黄海所前所长金显仕研究员说。

126项目主要针对渔业资源家底不清、对外谈判和渔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而开展。这次调查,涵盖了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区。按照分工,渤海和黄海主要由黄海所承担,东海和南海则分别由东海所和南海所主要负责。虽然调查并非一帆风顺,如由于当时对南海海域不够熟悉,拖网作业经验不足,网具常常被海底岩石等刮坏,需要经常现场补网,但最终,用“北斗”号这一艘船,全面、系统评估了我国渤、黄、东、南海生物资源、栖息环境及变动趋势,内容之丰富、全面,前所未有,为中韩、中日和中越等国家渔业谈判,实施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和渔业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从“北斗”号到自主建造

上述国家奖的取得,特别是鳀鱼资源调查评估,来自挪威海洋研究所的科学家们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北斗”号运行前期,挪威派了多位专家跟船,共同推动“北斗”项目实施。挪威“北斗”项目负责人、挪威海洋研究所教授巴根和挪威海洋研究所教授斯万·伊文森也因该项目分别获得中国国际合作金牛奖和中国政府友谊奖,斯万·伊文森还获邀参加了我国的国庆观礼。

“北斗”项目,也成为挪威国际开发署对外合作持续时间最长的项目和成功的范例。在“北斗”号渔业资源调查船运行40周年学术交流会上,斯万·伊文森表示,过去40年里中挪双方依托“北斗”号在渔业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科研人员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期待双方开展更广泛和密切的交流与合作,为保障全球食物安全作出重要贡献。交流会现场,黄海所与挪威海洋研究所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为进一步深化拓展双方未来在渔业和水产养殖领域的务实合作奠定了基础。

当然,除了那些获得国家大奖的项目,“北斗”号开展的其他调查任务也很重要。2014年以来,“北斗”号每年都会执行2至3个黄海渔业资源与栖息环境调查航次,不断掌握黄海渔业资源结构、种类组成和主要经济种类生物学特征、数量分布、生物量及可捕量等情况变化。“多年来,‘北斗’号承担了新中国成立以来90%以上的黄海全覆盖的渔业资源与栖息环境科学调查,特别是2014年以来,针对黄海渔业资源的调查常态化、连续化,为伏季休渔期间专项品种捕捞、限额捕捞制度推进与实施等提供数据支撑。”黄海所研究员单秀娟表示。

回顾历史,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水产实验所(黄海所前身)、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海洋所前身)、山东大学等单位联合进行了烟台、威海渔场及其附近海域的鲐鱼资源调查,拉开了新中国海洋考察的序幕,是我国首次进行的综合性海洋与渔业调查。此后陆续开展的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全国海洋普查)等渔业领域科考,驻青单位几乎都是主要力量。而借助“北斗”号这艘当时我国最先进的海洋渔业调查船,以黄海所为代表的科学家40年来在黄渤海、东海、南海、白令海等海域进行了大量海洋生物资源和环境调查与评估研究工作,积累了一大批重要的历史调查原始资料,在新中国渔业资源调查史上的分量举足轻重。

值得欣喜的是,2021年,我国自主建造的 “蓝海101”号(黄海所管理运行)和 “蓝海102”号(东海所管理运行)通过竣工验收,这“一型两船”是目前我国最先进的海洋渔业科考船。至此,我国三大海区均拥有了千吨级以上专业的海洋渔业调查船,形成了更加完整的海洋渔业资源调查船体系。今年3月,“蓝海101”号完成中西印度洋公海渔业资源综合科学调查任务返回青岛,这是“蓝海101”号首个大洋航次,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洋渔业调查船从近海走向深蓝。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无论是依托“北斗”号,还是利用自主建造的如今最先进的海洋渔业调查船,我国船、队员们还在扬帆远航,在蔚蓝的大海上,书写渔业资源调查研究新的荣光。

1984年10月19日,“北斗”号抵达青岛港。拥有侧推功能、装备有多种用途调查研究设备的“北斗”号,成为当时我国最先进的渔业资源调查船。在其后的调查任务中,“北斗”号支撑完成的科研项目,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在首个调查航次发现黄海和东海中上层有大量鳀鱼后,“北斗”号开启了长达10年的鳀鱼调查研究。利用声学仪器和中上层渔网,“北斗”号探明了我国沿海尚未开发的中上层渔业资源,为我国开发了新的渔业资源,不仅极大促进了海洋捕捞业的发展,还带动了鱼油、鱼粉等加工业进步,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该研究使我国的渔业资源调查研究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世纪90年代末,126项目——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洋生物资源及其栖息环境调查与评估开展。“北斗”号全面、系统评估了我国渤、黄、东、南海生物资源、栖息环境及变动趋势,内容之丰富、全面,前所未有,为中韩、中日和中越等国家渔业谈判,实施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和渔业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93年,“北斗”号承担“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狭鳕渔业信息网络和资源评估调查”项目的海上调查任务。此次调查任务中,我国首次在水下100米层发现狭鳕的幼鱼,这一重大科学发现,得到了美、日、俄、波、韩等国科学家的重视和认同。该项目不仅填补了我国北太平洋狭鳕远洋渔业资源研究的空白,也为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远洋渔业——北太平洋狭鳕渔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报道原文链接如下https://epaper.guanhai.com.cn/conpaper/qdrb/h5/html5/2024-11/07/content_144592_1481583.htm?cu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