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渔业动态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外渔业动态 - 正文

欧洲应与中国做好“蓝色”生意

日期:2019-10-22 14:46    作者:    来源:中国海洋报     打印    加大 减小

近日,“蓝色经济企业家国际论坛”在深圳举办,并取得多项成果。国际世界集团总裁、国际知名社会活动家、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姜·埃·瓦洛里教授在会上提出,中国在蓝色产业领域的发展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水平,欧洲应与中国做好“蓝色”生意。

“蓝色”产业,尤其是高端“蓝色”产业,是当下和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能源、高速交通、稀有金属、海水淡化加工、DNA的研究和医学应用,还有石油以及各种形式的(传统和非传统)食物等来自海洋的产品将会越来越多,它们将成为未来新技术革命的中心。

姜·埃·瓦洛里说,中国目前主导着蓝色经济的所有领域。中国的域外水上捕捞占全球产品的44%,海洋捕捞占全球的52%,海洋风能占全球的20%,世界上最活跃的港口有50%在中国。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海洋养殖国。在海底探矿方面,中国已经展开行动的深海区是瑞士国土面积的4倍。从“十三五”规划开始,蓝色经济成为中国经济GDP中持续增长的组成部分。

当下,中国正在走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即从过去的快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同时环境、社会、生态和技术各要素齐头并进。这条道路并不是对资本主义的平庸模仿,而是完全开放、以市场标准为导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发展之路。

中国一直以来都对蓝色经济、对技术创新抱有极大的热情。例如2011年建立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4年后山东建立了一个综合的海洋经济系统, 2020年将形成富有高技术含量的大型蓝色生态经济机制。2012年设立的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将使青岛成为一个拥有海洋新科技的城市。此外,中国在其他地区建立了多个海洋生物保护区和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如今,中国的海洋高科技技术已走在了世界前列,例如“蛟龙探海”“雪龙探极”项目,以及新一代海洋实时观测系统(Argo)计划,中国Argo计划布放的剖面浮标几乎覆盖了从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和南大洋等)到重要边缘海(如日本海、地中海和南海等)的全球深海大洋区域。

未来,中国将拥有一个集科学研究和资源均衡利用于一体的海洋经济体系。未来十年,中国将在深水养殖、海洋卫星通信、海洋生物医学、高科技海水淡化、海底矿物勘探、海上石油勘探、海洋医疗材料研究、海上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大有可为。

而在欧洲,蓝色经济体系仍处于发展阶段,规模仍然很小,2017年整个行业的营业额为6580亿欧元,毛利润约为743亿欧元,欧盟28国从事海洋经济行业的人数仅为400万。

欧洲如今开展的海洋经济活动仍以传统行业为主,包括海洋旅游及其服务行业、标准化的生物技术研制等。欧盟的沿海旅游业占所有“蓝色”就业岗位的54%,其余海洋产业的增长非常缓慢甚至停滞。

姜·埃·瓦洛里说,蓝色经济是能够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全球性项目,而欧盟不是中国的蓝色竞争者,而是能够共同整合海洋职能和生物资源的合作者。中欧合作符合“一带一路”的深层理念,即在符合市场规则的同时互利共赢,和谐发展。

“因此,我认为欧洲必须与中国做好‘蓝色’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