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渔业动态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外渔业动态 - 正文

微塑料采样与分析国际研讨会召开 多国专家集议海洋微塑料

日期:2019-03-06 09:33    作者:    来源:中国海洋报     打印    加大 减小

日前,微塑料采样与分析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崇明区举办。来自同济大学、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厦门大学、挪威大气研究所、挪威极地研究所、挪威特鲁姆索大学、美国环境保护署,以及相关企业和公益组织的相关人士参加了会议。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全球性污染物,目前已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与会人员从微塑料污染现状、危害,微塑料的采样与分析定性研究方法进行了讨论。

来自挪威大气研究所的专家发表了关于微塑料中的化学物质在北极生态系统中的迁移的演讲。她介绍了微塑料以及微塑料的来源的相关研究数据,指出在2010年约有15万亿~51万亿的微塑料颗粒,约占全球塑料废弃物的1%。2100年将有13514百万吨的塑料被产生,其中430百万吨会进入到环境中。相比顶层物种,食物链底层的物种可能更容易受到微塑料的影响。

来自挪威极地研究所的专家将研究重点聚焦在纳米微塑料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报告中主要讲解了不同海域中管鼻藿胃中微塑料的含量,以及大空间尺度下海鸟对微塑料的摄食变化,还介绍了巴伦支海的雪蟹和帝王蟹体内的微塑料富集情况,以及在不同深度的海水中微塑料的分布情况。他认为,北极地区的海鸟数量由于塑料污染正在显著下降。

来自挪威特鲁姆索大学的研究人员介绍了微塑料的生态毒理学影响。她讲到,相对于陆地和河流,微塑料对海洋生物群的生态毒理性影响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微塑料的生态毒性主要体现在物理作用、生物作用以及化学作用三种方式。物理作用包括影响高营养级生物的进食及其生活环境的光照、水流等;生物作用包括微塑料作为病原体和入侵物种的载体进行地理转移以及微塑料近似微生物的形态会影响海洋生物的摄食;化学作用是指疏水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吸附在微塑料本体、塑料化学添加剂、吸附剂等塑料微粒表面,通过被生物体吸收富集后排泄这一代谢过程,对生物体及外界环境产生毒理性影响。

来自厦门大学的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的蔡明刚教授介绍了其所在的海洋有机化学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进展。他提出了三个关于中国海洋微塑料的实际问题,即中国海洋微塑料的实际排放量,海洋中微塑料的特征是什么以及中国的排放对于北半球海洋有何影响。

来自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黄清辉教授以“船载被动采样器筛选极地水域遗留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新型污染物”为题展开演讲,并具体介绍了被动采样器在南极海水及大气中的应用。

来自仪器检测企业珀金埃尔默公司和堀场公司的技术人员,分别对显微红外和拉曼光谱在微塑料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应用此类检测仪器可实现对微塑料的快速定位,并对其成分进行分析。

来自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李彧博博士,就其课题组在微塑料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报告,讲解了从微塑料采样到预处理,到定性分析的一整套科研流程。其中,他重点讲解了课题组自主研发的自备动力式大体积表层水体微塑料采样器,并与各位专家探讨了消解在实验中的必要性。

“亿角鲸”是一家致力于海洋环境保护的公益组织,其创始人申剑介绍,该组织成立后开展了海滩清理计划、微塑料采样工作等一系列活动,同时积极助力上海崇明岛水面漂浮垃圾再生工程,与崇明水务局共同打造“崇明国际生态岛”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