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渔业动态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渔业动态 - 正文

济南:一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1.3亿元,同比增长4.3%

日期:2025-07-04 08:24    作者:    来源:     打印    加大 减小

7月2日,济南市“泉城消费提升在行动”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在济南龙奥大厦举行,本场发布会介绍了济南市“促进农业农村消费行动”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关心的问题。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济南市农业农村局深入研究农业农村领域促消费工作措施,通过优化农业供给体系、搭建产销对接服务平台、拓展农业农村消费场景等举措,不断满足多元化市场消费需求,激发农业农村消费内生动力。

提升农产品供给能力。围绕保障“米袋子”、“菜篮子”等农产品生产稳定、品类丰富、供给充足,今年以来谋划实施粮食、蔬菜、畜禽等重点产业项目309个、年度投资138.6亿元,其中已纳统项目164个。今年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91.3亿元、同比增长4.3%;蔬菜和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122.05万吨、21.2万吨。培育农业品牌体系。聚力打造“1+15+N”农业品牌矩阵,提升品牌农产品市场影响力,“泉水人家”市域公用品牌授权企业和产品分别达到140家、420款。组织开展“泉水人家”品牌季系列活动,30个品牌获评首届“济南好农品”,“好品山东”等省以上农业知名品牌发展到77个,培育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48个。

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发挥济南市农业产业协会组织优势,分行业、分领域组建草莓、农产品电商等7个行业分会和章丘大葱、鲜食玉米等11个产销联盟,在华联、富群等大型商超设立8个“泉水人家”展销专区,累计组织530余家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进社区、进公园等产销对接活动29场,方便市民就近一站式购买优质泉城农品。推动23家优质企业入驻“山东好品”上海、横琴推广中心,持续拓展长三角、粤港澳等高端消费市场。

畅通农产品上行渠道。运营好“齐鲁农超”济南品牌馆,推动134家企业、499款产品上线,入驻企业数量居全省前列。深化与国内头部电商合作,搭建“1+1+N”京东济南农特馆体系,开设市域、县域和第一书记助农等特产馆12个,策划开展“618”购物节促销活动,上线展销产品610余款。

丰富乡村消费场景。抓好泉韵乡居和美乡村片区建设运营,新启动建设莱芜区“齐鲁情·映山红”、章丘区“明山绣水”等10个市级以上片区,推介片区乡村游精品线路20条,统筹现有片区乡村风貌、特色产业、民俗文化等资源禀赋,开展研学、采摘、美食节、文艺演出等特色活动46场。

下一步,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将深入实施促进农业农村消费行动,聚力扩大优质特色农产品供给、畅通产销对接渠道、打造多元消费场景、营造良好消费环境,激发农业农村消费潜力。

进一步推进优质农产品量质齐升。聚焦粮食、果蔬、畜禽、种业、都市休闲农业、农事服务6大领域,加速培育形成10条标志性农业产业链、43条重点产品线,推动品种更新、现代种养、精深加工等全链条提质增效。用好“一村一业、一村一策”、重点产业链等惠企助农政策,抓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企业培育,年内新认定20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60家领军骨干企业。推进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年内认证和续展绿色、有机产品50个以上,力争1个品牌纳入国家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发展到55个。

进一步推动产销对接扩面增量。举办“泉水人家”全国行品牌推介会,年内开展“泉水人家”进社区等产销活动50场以上,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行动,组织农业经营主体“组团”参加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15场知名展会,积极办好山东畜牧业博览会、山东(济南)种业博览会等农业展会,邀约优质客商洽谈合作。强化农产品产地流通设施建设,新建提升3个农产品产地专业批发市场,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结算改造升级。

进一步打造乡村多元消费场景。发挥泉韵乡居和美乡村片区资源优势,持续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环境,积极发展休闲农业、精品民宿、电商直播等新业态,提升片区活力与人气,激发乡村旅游消费潜力。年内新申报认定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新建成23个省级和美乡村,高标准打造20个以上泉韵乡居和美乡村片区。精心策划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乡村好时节”等乡村促消费系列节日活动,办好中国名优锦鲤大赛、“村晚”、“村超”等特色赛事文体活动,释放节日活动消费潜力。

进一步营造良好市场消费环境。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细分11个重点品类开展专项治理提升,年内完成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不少于6000批次。依托“泉农通”数字化平台,加强对1329名基层协防管员和3549家种植养殖主体、2395家农资经营主体信息化管理,提高农产品可追溯性。持续开展农资打假和放心农资下乡活动,净化农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