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近日公布了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结果,包括优异特色种质资源和新培育品种两个数据。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种类数量世界第一,遗传多样性丰富,这些资源蕴含着优异基因,为培育表型各异、经济性状各具特色的水产新品种奠定了种质基础。
据介绍,2021年3月,农业农村部启动了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在全国范围内对水产养殖种质资源进行拉网式普查,经过3年艰苦努力,全面查清了我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种类数量、区域分布和特征特性,摸清了资源家底。
此次普查共普查到种质资源857个,按原种、品种和引进种等资源类型分,分别为558个、209个和90个;按淡水鱼、海水鱼、虾蟹、贝、藻、两栖爬行、棘皮和其他等资源种类分,分别为404个、124个、62个、136个、41个、62个、14个和14个。其中,长江刀鱼、鱇浪白鱼、中华鳑鲏、黑斑原鮡、黄唇鱼、黄鳍金枪鱼、锦绣龙虾、中华圆田螺、中华鲎、红毛菜;秦岭细鳞鲑、瓦氏雅罗鱼、丝尾鳠、洛氏鱥、黄鳍棘鲷、四指马鲅、黄条鰤、橄榄蛏蚌、东北林蛙、单环刺螠等资源具备优异特色特点,分别入选了农业农村部2021年和2022年“十大优异特色水产养殖种质资源”。
优异特色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是农业农村部分别从普查到的众多种质资源中遴选出来的2021年和2022年“十大优异特色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有的为恢复生物多样性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的具有突出性状可以用于科研和育种,有的具备产业推广的潜力,有的地域特色明显。如瓦氏雅罗鱼具有高盐碱适应性,是耐盐碱机制研究和耐盐碱品种培育的重要资源之一。黄条鰤属高档食用海水鱼类,已成为深远海养殖中发展潜力巨大的资源之一。东北林蛙采用增养殖结合的生产方式,兼具食用和药用价值,是东北地区乡土文化记忆的载体。
好品种来源于好资源,尤其是具有高产、抗病、抗逆、优质等优良性状的资源,是育种工作必不可少的素材。我国鲫鱼产业能得到大力发展,主要就是得益于“银鲫”等资源的发现和利用。基于丰富的种质资源,此次普查结果公告了2021—2023年全国培育和审定的54个水产新品种,分别是淡水鱼类20个、海水鱼类7个、虾蟹类10个、贝类11个、藻类2个、鳖类1个、棘皮类3个,有效促进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刘新中表示,中国是世界水产养殖第一大国,养殖种类极其繁多。近几年在育种研究中进行了一些养殖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但受条件所限,全国性系统性的种质资源普查还没有开展过,此次是第一次开展,且这次普查也仅限于养殖种质,大量野生资源可能还没有涉及。3年来,全国7万多名普查人员进村庄、入场户,上滩涂、下湖海,圆满完成了普查各项任务,全面摸清了我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家底,并编印了《国家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种类名录(2023年版)》和《国家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状况报告》。此次普查成果丰富,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首次查清了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底数。2013年,中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提出,我国水产养殖品种从过去的几种增加到了200多种。此次普查对312个重点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对全国2780个县级区域内的种质资源开展了“拉网式”普查,普查到的857个种质资源分为淡水鱼、海水鱼、虾蟹、贝、藻,还有两栖爬行、棘皮及其他类等8大种类,隶属155个科,369个属,643个物种,包括原种558个,品种209个,引进种90个。无论从种质资源数量、物种数量还是品种数量等方面,都是世界第一。
二是首次查清了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区域的分布。普查显示,总体上,我国沿海省份种质资源分布数量高于内陆省份,南方的省份高于北方省份,广东、浙江、广西和福建的种质资源数量均超过了300个,其中广东最多,达到374个,种质资源数量的分布情况与各地现有水产养殖产量和产业情况基本保持一致,这也客观反映了种质资源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个结论。此外,吉林、山西、陕西、云南等传统意义上的水产养殖小省,种质资源数量也均在百种以上,云南达到240种。湖南、湖北养殖产量均为贵州的10倍以上,但种质资源数量仅为贵州的1.5倍。这说明,这些区域在水产养殖中还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三是首次查清了全国水产养殖主体的底数。我国水产养殖起步于池塘养殖模式,养殖地点基本在房前屋后。养殖主体为散户,具体数量没有精准掌握。此次普查在查清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的同时,采用对种质资源和种质资源所在地的主体单位同步调查的方式,把养殖主体地理坐标位置查清,全国共调查了92万家水产养殖主体,2万余家水产苗种生产主体。第一次准确掌握水产养殖主体地理位置等基本信息数据,全国养殖主体和种质资源活体保种主体第一次有了“数字身份证”,为水产养殖监管和种质资源保护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决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