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渔业动态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渔业动态 - 正文

最大规模!5万尾中华鲟在汉放流母亲河

日期:2022-03-29 08:47    作者:    来源:长江日报     打印    加大 减小

长江日报讯(记者金文兵 陈祎 通讯员张志杰)3月28日是中华鲟保护日,当天上午9时许,5万尾人工繁殖的2.5代中华鲟,运抵武汉经开区长江边金诚通达码头。经过简短放流活动仪式,9时30分,这些中华鲟幼鱼顺着倾斜的放流板投身长江之中。

本次放流活动由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鱼苗供应单位是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据悉,5万尾的放流规模是长江武汉段迄今开展的最大规模中华鲟放流活动。

经测量,这批中华鲟体长20—40厘米,体重30—280克,健壮有活力。

3天前,科研人员随机选择2500尾不同规格的放流鱼苗,在它们的下颌处注入鱼类荧光标记。科研人员汪彤解释,这相当于给它们做了一个小“文身”,人们可以凭这个标记“认出”它们,便于后期跟踪监测。

现场公证认定,本次共放流中华鲟50272尾。

望着小宝们游进江水中,陪伴了它们171天的养殖负责人杨波眼中微微泛红。“感觉像是自己的孩子远行,担心它们还从来没有见过长江和大海的模样。”

中华鲟研究所专家王威说,中华鲟属于底栖性鱼类,生活在水域的最底层,一旦长到10厘米以上,天敌就很少了。它们需要与自身较劲,尽快适应自然环境,让自己快速长大。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廖小林博士介绍,顺利的话,这批中华鲟2个月左右就能到达长江口,开始逐渐适应那里的淡水与海水交混的环境。大约在9月份就能游入大海,开始10—14年的漫长生长期。这次放流的结果如何,需要十多年后才能得到验证。

去年10月7日,在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三峡珍稀特有水生动物种质资源库活体库,廖小林带领的科研团队,人工催产中华鲟子一代雌鱼和子二代雄鱼成功,繁育出近6万尾幼鱼。为了更精准地表述它们后代的代际关系,这批可爱的小家伙被形象地称为“子2.5代”。长江日报当时独家首发并持续报道了它们繁育的全过程。

中华鲟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目前处于极度濒危状态。在没有找到可靠的资源保护和自然繁殖恢复途径之前,开展全人工繁殖、构建人工种群、加大增殖放流力度,是未来恢复中华鲟自然繁殖的重要保护措施。

廖小林笑着展望,随着繁育经验的积累,也许在2~3年后就能产出“子三代”中华鲟。在人类帮助下,中华鲟有望逐渐恢复野外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