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磨一剑,福建农科院水产养殖科技服务团队在鱼苗人工繁育、疾病防控与养殖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攻克有澳洲“国宝鱼”美誉的澳洲鳕鱼在人工繁、育、养及疾病防控等方面的技术难关,并与养殖企业对接,在三明清流实施规模化开发,这条澳洲游来的“国宝鱼”将推动福建乃至南方淡水养殖的升级,丰富百姓的餐桌。
在三明市清流县林畲乡毗邻国道204线边上,一片平展翠绿的山坡地上,铺设了四个偌大的钢构养殖棚。蓝色屋顶,分外醒目,2万平方米水面蔚为壮观。这是清流县澳洲鳕鱼现代渔业产业园,目前存塘亲鱼4200余尾,价值3000余万元,商品鱼80余吨,价值1500万元。
4月,澳洲鳕鱼繁殖季刚刚开始,项目驻地负责人张晓峰透露,目前已经收集受精卵30万粒,今年将会是个丰收年。
项目技术支持方福建省农科院质标所水产养殖科技服务团队首席专家罗土炎告诉记者,作为国内淡水养殖新鱼种,经过10余年科研攻关,澳洲鳕鱼在福建亲鱼培育和繁育种苗已经取得阶段性成功,这条澳洲游来的“国宝鱼”将会推动福建乃至南方淡水养殖的升级,丰富百姓的餐桌。
一条高品质的鱼
在清流的鱼塘里,澳洲鳕鱼慢悠悠地游动,肚皮圆滚滚的,看起来憨态可掬,十分可爱。为何澳洲鳕鱼被赋予如此高的评价和期望?
罗土炎表示,目前我国淡水养殖的主力品种就是四大家鱼(鲢鱼、鳙鱼、草鱼和青鱼),百姓对优质鱼类品种需求不断提高,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替代升级品种。
据悉,作为世界上最大淡水白肉鱼,澳洲鳕鱼品质优良。从口感上说,肉质细嫩、结实刺少,“可以让人吃出深海鱼的美味”。不论是生鱼片、涮锅,还是蒸煮、干煎,都非常适宜。
美味的背后是可与深海鱼媲美的营养品质。据了解,世界卫生组织是以必需氨基酸指数来衡量蛋白质的优劣。经检测,澳洲鳕鱼肌肉中必需氨基酸指数高达95.43,有利于人体高效吸收,呈味氨基酸含量也很高。而且营养神经和软化血管的不饱和脂肪酸DHA、EPA相对含量高达14.6%。正因为这条鱼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澳洲有“国宝鱼”之美誉。
澳洲鳕鱼隶属鲈形目真鲈科,因其原产地澳洲墨瑞河流域,国际俗称其为墨瑞鳕。罗土炎透露,墨瑞鳕在墨瑞河流域小溪流至少会长到60cm长,3~4kg重;在较大的水道,成鱼通常能长到体长90~100cm,重量15~20kg。有文献记载的最大野生墨瑞鳕长1.8m,重113.5kg。
1990年以来,由于部分流域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墨瑞鳕逐渐被澳大利亚列为极度濒危物种。近年来,澳大利亚相关生态科研单位与水产研究所开展了墨瑞鳕人工繁殖的研究。通过多年的治理与防控,鱼类资源保护取得良好成效。近几年,在澳洲自然水系中墨瑞鳕已能够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产卵孵化,一部分鱼苗放流于自然水域,一部分鱼苗作为人工养殖的苗源,也有部分鱼苗出口国外。
这条“国宝鱼”又是怎么在闽繁衍生息的呢?
一条难攻克的鱼
澳洲鳕鱼虽不是福建率先引进的,但在技术攻关上,福建却是国内领先。
罗土炎早在2007年就开始参与澳洲鳕鱼的科研工作。他认为,我省淡水资源丰富,气候环境也非常适合养殖澳洲鳕鱼。“这条鱼是广温鱼类,水温5~35℃都能存活,但受到亲鱼种群数量有限、产卵率低、受精率低、苗种成活率低、疾病防控技术等因素影响,严重制约了推广。”
2009年,罗土炎组建了水产养殖科技服务团队,决心攻克澳洲鳕鱼的养殖育种难关,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让其在福建落地。
澳洲鳕鱼性成熟周期长,一般要7年才能进入产卵期。与石斑鱼一次百万计的产卵量相比,澳洲鳕鱼卵径大怀卵量少,一般3公斤亲鱼一次产卵量在1万~2.5万粒,体重每增加1公斤可多产4000粒左右,受精率在50%以下,孵化率在20%至50%,苗种成活率5%至40%,有时甚至全部死亡。从澳洲引进鱼苗贵不说,还会有损耗。亲鱼的引进成本更高,“雌雄一对的价格都要十几万元”。团队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繁育,“引进后培育足够数量的亲鱼是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经过技术攻关,团队在繁殖方法上,采用专用孵化器调控水体环境,创建并完善了孵化技术体系,将受精卵平均孵化率提高至91.5%;在繁养设备上,应用低温适度刺激与水环境优化调控技术,使平均受精率提高至80%。他们还研发了苗种培育方法、开口饵料及转料方法,创建了苗种培育技术体系。
孵化成功,还得时刻注意管理。张晓峰说道:“澳洲鳕鱼作为肉食性鱼类,侵略性强。小鱼阶段,每隔20天就得人工分池,将大鱼和小鱼分开,否则大鱼会抢食甚至攻击小鱼。”
由于是外来鱼种,在疾病防治上,团队从头摸索,多年攻关,建立了疾病防控体系,研究过程中还发现细菌新种3株并保藏在国际菌种保藏中心。
尤其2014年澳洲鳕鱼种业项目工程立项后,团队与福建大润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进行工厂化规模化育苗获得成功,苗种平均存活率达77%。目前他们联手培育优质本土苗种,年成功培育种苗30万尾,降低对澳洲种苗的依赖性,种苗成本从进口的每尾10元降至每尾5元,为促进区域淡水渔业优化结构与持续发展提供新品种支撑。
历时12年,团队系统研究了澳洲鳕鱼人工繁、育、养及疾病防控等技术,先后获得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发表论文15篇,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首次在国内出版澳洲鳕鱼相关著作两部,编制地方标准一项。该成果获得2017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一条能致富的鱼
当科技攻克了养殖难题,2016年澳洲鳕鱼被福建省政府列入精准扶贫项目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
为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切实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近年来,水产养殖科技服务团队在省内建立了1个澳洲鳕鱼繁养示范基地与1个现代渔业产业园(清流县)。
福建大润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有意投资澳洲鳕鱼,他们和水产养殖科技服务团队在全省各地勘探考察,前后耗时大半年,最终选定了清流县林畲乡落地。
“这里既有优质地下泉水,又相对开阔,交通便利,适合开展工厂化养殖。”林克举董事长说道。
清流县畜牧兽医水产局局长黄非介绍说,清流是我省淡水养殖的一面旗帜,多年来连续荣获“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称号。如今,清流县的水产也在转型升级,从“四大家鱼”转向附加值高的鳗鱼,目前养鳗场有23家。闻讯品质优良的澳洲鳕鱼正在寻找产地,县里主动跟进,最终成就了这个院地企携手合作实施科技精准扶贫的项目。
据悉,企业现已投资5000万元,项目完成后将建成4万平方米设施养殖面积,用于澳洲鳕鱼苗种培育繁育及养殖,目标实现年产鱼苗超100万尾,成鱼1500吨的规模。
清流产业园已形成一套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模式:自主设计的现代化、智能化的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采用紫外线消毒、益生菌水质调控、生物净化、水体循环利用等技术,适宜澳洲鳕鱼产业化养殖,疾病发生率比其他工厂化养殖模式降低42%,成活率提高至85%以上,并且用水节约。
“我们这套系统环保又节水,传统模式每天外排水会达到50%,我们只有十分之一。”林克举介绍说。
据测算,我省适宜养殖澳洲鳕鱼的面积可达135万亩,一旦推广开来,效益不可预期。做过餐饮、养过鳗鱼也涉足过远洋捕捞,林克举看好澳洲鳕鱼的前景。
当前,林克举正着手在清流采用“公司+农户”模式,由公司提供10厘米种苗和技术指导,委托农户养殖半年后进行回购,为当地养殖户特别是贫困户拓宽致富渠道。
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的基础上,省农科院水产养殖科技服务团队也探索出适宜个体农户和中小微企业生产的土塘养殖模式及微生态调控模式等技术。“这为澳洲鳕鱼产业生态提供了更多可能。”罗土炎介绍,土塘养殖有利于发展乡村庭院经济,因为澳洲鳕鱼块头大,可长至50多公斤,70多岁,观赏性好,无疑是庭院经济锦上添花的项目。这条鱼不只是丰富城乡居民的“菜篮子”,而且对发展乡村旅游、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势必都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