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 宾: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 雷瑞波
● 主持人:本报记者 路 涛
“北极气候研究多学科漂流计划”航次第一航段时间过半。就各项考察作业的进展等情况,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正在“极星”号破冰船上的航次中方现场协调人、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雷瑞波。
记 者:考察任务完成情况如何?
雷瑞波:第一航段工作完成过半。气象观测点上高30米的气象塔已在冰站上矗立;探空气球作业点增加了帐篷,进入业务化观测阶段;遥控无人潜水器作业点因海冰破碎,只得弃用,队员重新打冰洞、搭帐篷,建起了第2个作业点。
遥感观测点安装了8套设备,还将继续安装。所有设备都架设在特制的木制雪橇上,有的雪橇系上了浮球。11月2日,观测点获得了第一个完整的温盐深观测剖面。海冰的断面观测、浮标布放、冰芯采集及雪坑观测正有序进行。
记 者:作业区环境状况怎样?
雷瑞波:因多次出现冰裂缝,有些观测点不得不弃用。从10月10日开始,北冰洋中心区进入极夜,仅在中午时分,南方会露出微弱的光。气温很低,作业区平均气温在-16℃以下,最低到了-27℃。
来自不同国家的科研人员克服种种困难,努力探索着北冰洋气候变暖和海冰快速减少的奥秘,记录下气-冰-海相互作用的物理、生态和化学过程。
记 者:本航段中方队员承担哪些工作?
雷瑞波:10月17日,中方5名科考队员离开“费德诺夫院士”号破冰船,乘船载直升机到达漂流计划主冰站,随后坐雪地摩托到达“极星”号破冰船,分别被分配到海冰组、海洋组、生态组、地球化学循环组。
除了参加各工作组的日常观测,队员们还成功布放了一套冰基沉积物捕获器。这是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在极夜的北冰洋中心区布放系留式沉积物捕获器。该捕获器将与“极星”号一起随海冰漂流一整年,以搜集完整年度冰下沉降颗粒物,用于分析全球变化视野下北冰洋中心区生物通量的季节性变化及其相应的生物地球化学规律。
队员们还在主冰站布放了3套海冰物质平衡浮标,构建了小尺度海冰漂流浮标阵列,启动了船基二氧化碳、甲烷及雪面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信号走航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