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海洋,孕育了生命和文化;寒冷的两极,蕴藏着圣洁和神秘。或许正是这些,才构成了人心之向往。
1984年11月20日,祖国一声令下,591名勇士从四面八方云集“向阳红10”船和海军“J121”船上,起航前往南极,开展我国首次南极考察。这是我国远洋航海和科学考察史上的一次壮举,中华儿女用热血和汗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铸就了极为宝贵的南极精神——“爱国、求实、创新、拼搏”。
为了表彰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做出的贡献,1985年5月6日,庆功授奖大会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李鹏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出席并讲话。同一天,《红旗》杂志发表社论《南极精神颂》,号召全国人民学习南极精神。
2014年1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澳大利亚访问期内,登上“雪龙”船考察并慰问科考人员。习近平指出,南极科学考察意义重大,是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中国开展南极考察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了贡献。中方愿意继续同澳方及国际社会一道,更好地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
爱国情怀最可敬
冬去春来,往复不息。中国南极考察已历经30多年。南极处处冰冷,时时艰险,远征的勇士们,前赴后继,一往无前。何也?爱国使之然。
1983年6月8日,中国以缔约国的身份加入《南极条约》。9月,郭琨、司马俊和宋大巧以观察员身份代表中国第一次出席第十二次《南极条约》协商国会议。
当会议讨论到实质性内容时,会议主席敲起小木槌:“请非协商国的代表退场,到会议厅外喝咖啡。”
会场上的这一“突然袭击”,令中国代表团始料未及。更没想到的是,表决结果也没有告知中国代表团。只因为中国没有南极考察站,无法成为协商国。
郭琨满腹郁闷,暗下决心,中国一定要在南极建立自己的考察站。
1984年,邓小平挥笔题词:“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吹响了“向南极进军”的号角。参加首次南极科学考察的中国人,战风斗浪,艰苦作业45天,于1985年2月14日,建成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
落成典礼在大雪纷飞中举行,队员们高唱国歌,激动不已。
爱国之志,行动昭然。
3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南极考察队员舍小家、顾大局,一走少则半年,多则500多天,奋战在冰雪南极。为了祖国南极事业,他们离妻别子,远赴险地;为了和平利用南极,他们横渡汪洋,奔波万里;为了研究极地科学,他们不畏严寒,深入内陆……翻过一座座山,越过一片片海,踏过一层层雪,不知疲倦地前进着,践行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爱国之情,燃自内心。
奋斗人生最美丽
足下冷气袭,面前冰霜扑。在南极考察的道路上,队员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赶路的日子餐食不裹,极寒的日子劳动不辍,工作的日子昼夜不舍。一年年含辛茹苦,经冬历夏;一次次狂涛怒浪,晕倒床榻;几万里风霜雨雪,处处为家;数十回冰盖穿梭,坎坷无涯。这,是南极考察队员的真实写照,纵然千难万险,依旧继往开来。
南极考察有效工作时间短,抓住时机,方能“百战百胜”。不管是茫茫雪夜,还是烈日当空,都要不停劳作;无论是领队、科学家,还是工人、机械师,都要轮番上阵,卸货、装车、做捆扎;即使面皮黑紫,眼圈发红,仍然奋战在第一线……在每一次执行重任过程中,一张张脸变了色、脱了皮,一个个疲倦不堪的身躯倒下就鼾声如雷,一次次装货卸载伴随着废寝忘食后的饥寒交迫。
拼搏,让所有人下意识地忽视了所有。
1988年12月,承担建设中国南极中山站任务的“极地”号被困普里兹湾浮冰区。所有人心中坚定一个信念,不管怎样,也要把站建好。驾驶员和水手拿着铅制水铊走在冰上测量水深点,以便突围;考察队员背着包从冰面走上陆地“安营扎寨”;卸货工作也同步艰难展开……
7天后,船长魏文良利用两座冰山间出现一条宽50多米水道的有利时机,驾船顺利突围。此后,队员们夜以继日,历经约1个月的奋战,中山站终于建成。当五星红旗升起时,116名队员难以控制激动的泪水,高喊“五星红旗已在南极上空升起”。
一入南极内陆,似乎进入了白色沙漠。万年堆积的寒冰冻雪和呼啸的刺骨冷风,让队员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冷酷无情”。为了挺进内陆,队员们无惧无畏,开着雪地车一次又一次艰难探索,辛苦跋涉;为了建设中国南极昆仑站、泰山站,队员们每天在冰天雪地里拼搏,硬是在短短20天左右完成建站任务;为了开展深冰芯钻探、天文、冰川、测绘、大气等多个专业科学考察,队员们抓紧采样,测量,持续钻探。有的人脸冻得脱了皮,有的人肌肉发硬,有的人手脚冻伤……
在南极拼搏的人,是最可爱的,也是最美丽的。
求实创新最宝贵
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需要时时应机而变,处处开拓创新,南极科考尤其如此。
就1400万平方公里的南极大陆来说,仅仅以长城站、中山站为基础,开展南极圈附近考察还远远不够。南极最有科研价值的4个点——极点、冰点、磁点和高点,都在内陆。前3个早在20世纪就已被其他国家抢了先机,建设了考察站,只有“不可接近之极”的冰穹A在21世纪前还没有人涉足。我国计划在南极内陆腹地开展新的探索。
人迹罕至,新的地域,新的领域,中国开始了新的征程。
1997年1月,中国人第一次进入内陆,深入冰盖300公里;1998年初,第二次进入内陆,深入冰盖近500公里,钻取到50余米深的冰芯;1999年1月,第三次进入内陆,深入冰盖1100余公里,创造了当时我国钻取百米长冰芯的纪录。新的研究领域也逐步拓展到南极陨石研究、格罗夫山花岗岩研究、内陆冰川研究……
2005年1月18日,中国派出的第21次南极考察队,成功登上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征服了“人类不可接近之极”。正是因为这次创新性的突破,国际南极事务委员会同意中国在冰穹A建立考察站。
2009年1月27日,当我国第一座、世界第六座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在冰穹A建成之时,胡锦涛代表党中央、国务院致电祝贺。他指出,昆仑站的建成,必将拓展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研究的领域和深度。这是我国为人类探索南极奥秘做出的又一个重大贡献。
从此,南极考察又增添了天文观测研究、深冰芯钻探及研究,再次迈上一个新台阶。
2014年2月8日,中国南极泰山站竣工。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说,“为我国科学家开展长期持续的南极科学考察研究提供了良好条件,有利于拓展我国南极考察的领域和范围、拓展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战略空间。”
在南极精神的鼓舞下,我国不但开展了35次南极科考,还开展了10次北极科考,建设了北极黄河站,拓展了北极三大航道。
与此同时,船舶、飞机、雪地车,电话、网络等能力建设也在不断提升,由基本靠走、手、吼的初级阶段,逐步发展到空中有飞机、冰上有车辆、陆地有考察站、海里有轮船的立体考察新时代。
2019年9月18日,我国自主建造的极地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顺利完成南海试航,即将奔赴南极,与“雪龙”号一同开展首次“双龙探极”的科学考察。这艘满足无限航区要求、具备全球航行能力的极地考察船,将承载着“更好地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的历史使命,乘风破浪,扬帆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