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组织实施的“2019年度中国近海综合开放航次——夏季航次”圆满收官。本航次围绕南黄海、长江口海域资源与环境主要科学问题,聚焦黄海冷水团、长江口低/缺氧区2个典型生态区,开展了水文、化学、生物、底/地质过程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调查与研究。
位于黄海中部海域的黄海冷水团及其锋面系统构成了黄海生态系统的一种特殊环境场,对维持黄海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重要生物资源发挥着重要作用。本航次从物理-化学-生物等主要过程的相互作用入手,运用多种稳定同位素技术和复合研究手段,明确黄海冷水团海域水文、化学、生物和底质等环境因子的时空结构/格局及耦合机制,揭示冷水团海域生源物质化学计量平衡及其生态响应的关系,丰富了对冷水团边界锋面系统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生态学功能的认识。
长江口海域毗邻舟山渔场,具有许多独特的理化特征和生物特性,与渔业生产活动关系密切。本航次为高分辨率地刻画夏季三维低氧水团的精细化特征,分析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低氧发生区的水文动力环境,探讨低氧区和非低氧区物理-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的迥异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调查结果的初步分析显示,受冲淡水离岸输运影响,夏季长江口外东北部存在一个远离河口的孤立低盐水团区,与周围的高盐、高密度水团形成鲜明对比。该低盐水总体被台湾暖流前缘水和黄海冷水团所包围,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且独特的海洋环境。
本航次发现,该低盐水团区发生了夜光藻赤潮,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底层对应一个低氧、潜在季节性酸化区。这一新发现揭示了此处独特的海洋环境会导致外海赤潮的发生,并在离岸低盐水区形成了一个低氧核心。这为深入理解长江冲淡水不同扩展区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提供了新的切入点,验证了航次设计时提出的科学假设。
考虑到海底地下水排放对近岸海域低氧形成的潜在贡献,本航次增加了多核素(镭、氡)联合示踪海底地下水排放调查与研究,旨在圈定海底地下水排放的热点区域,分析其排放与低氧水团的对应关系,并据此评估地下水对长江口低氧现象维持的贡献。这将为深入认识长江口外低氧现象的形成、变动机制及陆海统筹相关研究提供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