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艳霞胡婧)5月20日,2019年全国水产科技活动周在广东省深圳市启动。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法箴、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副站长于秀娟、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调研员郭薇、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高庆营、广东海洋大学校长潘新祥、深圳市科协副主席张治平出席开幕式。
会议指出,中国水产学会是我国渔业科技工作的重要组织和重要力量。多年来,在中国科协和农业农村部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创新服务能力水平,为促进渔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中国水产学会已连续12年组织举办水产科技活动周,活动已成为我国水产科技领域内容丰富、特色突出、持续时间长、公众参与度高、社会影响力大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品牌。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渔业已进入深入推进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阶段。中国水产学会将紧紧围绕创新驱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绿色发展等重大战略部署,团结动员全国水产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学会在水产智库、学术、科普“三轮驱动”中的支撑作用,继续推进世界一流学会建设,扎实开展水产科普工作,努力让渔业科技成果更多、更广地惠及广大渔业生产者,为促进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据了解,中国水产学会被中国科协授予2018年科普工作表现突出单位称号。学会13支科学传播专家队伍首席专家,全部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荣誉称号。学会牵头11家水产科普教育基地共同组建了“全国水产科普教育基地联盟”,在积极发挥社会科普资源、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会组织开展的水产养殖规范用药科普下乡活动,连续多年被农业农村部列入为农民办实事重点工作。
启动仪式上,还举行了庆祝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向改革开放40周年渔业重大科技成果完成单位与突出贡献人物、2018年度渔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渔业科技服务领军人才颁发证书,向中国科协第六批首席科学传播专家颁发聘书。长江学者、中国海洋大学艾庆辉教授作了“聚焦渔业绿色发展——大黄鱼养殖过程中人工配合饲料替代鲜杂鱼存在问题及对策”主旨报告。
学术交流环节,中国科协首席水产科学传播专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研究员戈贤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柳学周、湖州师范学院研究员叶金云、大连海洋大学教授陈勇、上海海洋大学教授成永旭、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研究员贾丽、广东海洋大学教授鲁义善分别做学术报告。
此次活动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指导,中国水产学会、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主办,深圳市海洋渔业局、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承办。中国水产学会各分支机构、会员单位、学生会员工作站、科普教育基地、水产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各省级水产学会、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及改革开放40周年渔业突出贡献人物、2018年度渔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领军人代表等17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