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渔业动态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渔业动态 - 正文

力促海上互联互通和各领域务实合作

日期:2019-04-28 10:05    作者:    来源:中国海洋报     打印    加大 减小

4月25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150多个国家和90多个国际组织的近5000位外宾出席论坛。这是今年我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

“中国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就是希望促进海上互联互通和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蓝色经济发展,推动海洋文化交融,共同增进海洋福祉。”4月23日,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活动时提出了“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海洋领域的国际合作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两年来,在海洋空间规划、海洋预报减灾、国际极地事务、深海大洋、海水淡化、海洋卫星等领域,我国与许多沿线国家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友好合作。

3月初,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与柬埔寨环境部就中柬海洋空间规划合作进行了技术层面座谈,以期推动双方在海洋空间规划等领域的深入合作。近年来,我国相继与孟加拉国、巴基斯坦、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等沿线国家加强了交流与合作,力求为治理、规划海洋贡献中国智慧。

3月中旬,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对其建立的海外海洋观测站实行系统化管理,目前技术中心在牙买加、朝鲜、瓦努阿图、柬埔寨等建设了4个海外观测站。近年来,我国加强与沿线国家在海洋观测监测领域的合作,帮助相关国家提升防灾减灾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2月26日,中国-巴基斯坦印度洋海洋地质联合科考航次圆满收官。近年来,我国与沿线国家在深海大洋科学考察领域的合作卓有成效,为人类探寻深海大洋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8年5月,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参与了佛得角圣文森特岛海水淡化供水及管理规划的编制。同年,中国-沙特海水淡化联合研究中心纳入中国-沙特高级别联合委员会会议纪要。如今,在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沿线国家,一个个由中国建造和完善的海水淡化项目有效地解决了当地用水问题。

在2018年6月举行的北极理事会海洋环境工作组北极海洋垃圾专家研讨会上,中国积极推动与芬兰、挪威、意大利、德国等国家在极地海洋微塑料领域的国际合作。近年来,我国与许多沿线国家一同深入参与南北极治理事宜,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南北极治理中的“中国角色”。

2018年10月29日,由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参与研制的中法海洋卫星发射成功。该卫星在全球海洋环境监测、防灾减灾、气候变化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与沿线国家携手在和平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上取得实质进展。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六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更属于世界;根植于历史,更面向未来;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更向所有伙伴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