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渔业动态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渔业动态 - 正文

打通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最后1公里”

日期:2018-12-12 09:56    作者:    来源:中国海洋报     打印    加大 减小

在前不久闭幕的2018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上,由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发的生物医药、健康养殖、深海微生物除油、海滩修复养护等产品和技术,引起广泛关注。

改革开放40年来,第三海洋研究所加强海洋生物产业关键技术攻关,不断突破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瓶颈,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阔市场前景的科研成果。

打造新型科技“孵化器”

1994年,第三海洋研究所还没有系统开展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及应用研发。“那时没有实验室,甚至连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老主任易瑞灶带领我们在一个废弃的澡堂子里开始了创业之路。”第三海洋研究所教授级高工洪专告诉记者。

2000年,第三海洋研究所化学与化工研究中心成立,初步构建起海洋产业研发平台,推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在此基础上,2010年12月,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以满足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迫切需求。

“第三海洋研究所在海洋微生物研发和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方面独具优势,为突破工程化瓶颈,研究中心启动了海洋生物技术产业化中试基地建设,并逐步形成包含海洋生物活性产物分离纯化、海洋藻类规模培养、海洋中药材研发在内的海洋生物资源应用开发集成平台。已开展了包括针对企业购买的专利技术进行中试技术研究在内的十多项技术服务探索。”研究中心副主任徐长安说。

“基础研究与企业需求脱节,是长期以来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问题。中试基地相当于一个新型‘孵化器’,在两者之间搭建起桥梁。项目建设与对外服务同步开展,有效缩短了项目发挥对外服务功能的周期。”洪专说,以中心研发的“高纯氨基葡萄糖硫酸盐骨关节炎治疗药用原料生产技术”为例,该成果已由厦门蓝湾科技公司实施转化,形成了“蓝湾氨糖”系列产品,形成了年产20吨以上的产能规模,年销售额破亿元。仅2018年,基地就为34家单位提供了38项技术服务。

让科研成果造福社会

地处重庆东南边陲武陵山区的酉阳县花田乡,因生产的贡米品质优良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和有机双认证,但农家肥的不足严重限制了水稻的产量。通过致公党厦门市委的牵线搭桥,第三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员为当地农民带去了“法宝”——海藻寡糖生物肥。使用这种肥料,不仅提升了稻米品质,产量也大幅提高。

第三海洋研究所生物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曾润颖说,我们利用深海微生物直接酶解龙须菜生产海藻寡糖。经反复试验改进和优选,研究团队最终获得了最佳的海藻肥配方,破除了迈向工厂化生产的最后难关。目前这种肥料已在重庆、福建、四川、广西、海南等地得到广泛应用。

第三海洋研究所深度挖掘海洋生物资源,研发出的海洋微生物除油剂可用于油污染潮间带及水体的油污清除,船舶压舱含油废水以及含油石化废水的处理。与厦门嵩湖环保股份公司合作开展的厦门观音山沙滩油污染生物修复项目,使污染沙滩石油降解率高达99.7%。

目前,第三海洋研究所正逐步提升全产业链研发能力,形成了技术转让、专利授权使用、与企业共建实验室、联合研发、企业委托研发、联合推广、共同申报产业化项目等产学研合作模式。该所已研发出30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形成了海藻寡糖生物肥、海洋贝壳填料、微生物除油剂、微生物抗菌剂、极端酶、虾青素、鱼虾病毒检测试剂盒、海洋生物源胶原肽、海藻糖注射剂辅料等的技术和生产工艺,将为国家和地方海洋科技创新提供新动能。

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大洋生物基因研发基地、中国海洋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海洋药源生物种质资源库、中国大洋样品馆生物样品馆,以及微生物中试平台、深海高温高压环境模拟研究平台、海洋生物产业化中试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和厦门海洋功能生物分子活性筛选平台等一系列开展海洋生物资源保藏和开发的设施平台,相继在第三海洋研究所建成。

不仅如此,海洋生物天然产物化合物库、海洋微生物制剂产业开发平台、海洋中药材和海洋中药研发技术平台和海洋微生物资源获取及开发利用共享服务平台等,也正紧锣密鼓地建设。

事实上,第三海洋研究所的目光,看得更远——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除了向企业提供服务,还需要形成更多有助于经济质量提升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高新技术成果。

第三海洋研究所产业处处长陈力表示,下一步,将科学整合已建成和正在建的各类平台,搭建从资源储备、活性产物筛选研发、中试试产研发到安全性评价的海洋生物产业开发公共服务技术支撑体系,构建“研究所+工程中心+产业化基地”的协同创新系统,并依托海洋科技创新,促进海洋科技发展和海洋高端产业孵化,占据产业链制高点,强化海洋科技创新成果源头供给,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驱动力。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广阔。”陈力说,未来,第三海洋研究所将统筹建立更加规范、高效、安全的运行机制,着力推动技术成果产品化,力争在成果转化方面形成新亮点,围绕自然资源部“指导自然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项目及创新能力建设、推动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等职能提供技术支撑,为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