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考察是一项豪迈和坚毅的事业。”11月2日,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踏上征程,考察队临时党委书记、领队孙波接受《中国海洋报》记者采访时说,10个站队科考作业、多学科联合观测、注重环境保护、建设冰雪机场跑道……此次南极考察任重道远,也呈现出很多看点。
院士任首席科学家
此次南极考察由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有更明确的顶层设计。一批一流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将随船奔赴南极。科考队351人中科研人员达180多位。科学家、工程和技术专家,均有具体的现场科考任务。
“国际上南极考察科研人员支撑比例为1∶4,此次南极科考专业能力突出。值得一提的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任首席科学家。”孙波介绍。
考察任务强度大
此次,科考人员来自80余家单位,分别组建了综合队、大洋队、海洋保护区作业队、中山站、长城站、昆仑站、泰山站、罗斯海新站建设队、固定翼飞机作业队、直升机作业队10个站队,作业区域覆盖东南极、西南极、内陆冰盖、罗斯海、阿蒙森海、戴维斯海、普里兹湾等,考察强度之大前所未有。
海洋科考方面,考察队将在南大洋海冰最复杂的海域作业,将首次使用西风带大型锚系浮标、长航程定点定剖面水下机器人等设备。内陆冰盖考察方面,将在地球表面气候环境最险恶的昆仑站开展天文学、冰芯钻探和大地测量等工作。航空作业方面,将完成冰盖高原冰岭航线探测任务,建设并启用高空激光雷达,开展冰下地质钻探试验应用等。
后勤保障挑战多
“雪龙”号上的物资堆砌如山,将运往南极。“考察区域广阔,对考察保障能力要求挑战巨大。”孙波说。在赴南极途中,将全程检查监管物资设备,确保安全。到了南极,仅中山站就要卸运2500吨物资,必须根据天气、冰情变化情况,科学缜密地进行。
此外,“雪龙”号将6次穿越西风带,跨越罗斯海阿黛尔角冰区海域,在变化急剧的阿蒙森海域进行多学科作业,大型观/监测设备要布放、安装、调试和应用。挺进内陆冰盖,远离保障支撑体系的队员,要执行冰川、天文、站区建设等作业任务。“雪鹰601”飞机将首次完成东南极高原关键区域的航空探测……这些都需要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突出保护南极
在各项科考任务中,保护南极被反复强调。考察队副领队张体军说,此次将完善去年恩克斯堡岛新站建设的基础设施。在距新站约4公里的地方,有一个聚集着2万多只企鹅的区域。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科研和观测,与新西兰、意大利、韩国南极考察机构联合召开关于设立企鹅保护区的专题会议。此次考察安排了5名研究人员继续调研,以推动企鹅保护区的建设。
考察队副领队魏福海透露,泰山站二期工程建设除了包括维修间、停机坪,还要建新能源系统,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保证冬季考察设备的供电,这些都是提高环保力度的具体举措。
建设冰雪机场跑道
此次考察队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中山站附近冰盖上建一个冰雪机场跑道。孙波进一步解释道,这个机场跑道与通常意义上的不一样,不像首都国际机场跑道那样有各种完备的设施。它只是一个规模较小的跑道,仅适合像“雪鹰601”这样的雪橇型飞机滑落。
南极机场分为3类,陆地机场、冰面机场和雪面机场。孙波说,从国际上看,南极航空蓬勃发展,据统计,投入使用的机场有50多个,带机场编号的有30多个,包括3个陆地机场、11个冰面机场、22个雪面机场。南极的裸露区域不到1%,陆地上很难找到适合建机场的地方。冰面机场需要足够强度的冰,这样的区域也不多。有广阔前景的是雪面机场,但需要风场、降雪、冰盖运动的详细资料,才能建成一个稳定的机场基地。因此,机场建设需要一系列准备和配套工作。
“发展南极航空是我国致力推进的一项工作,但规模不能像国内机场一样,因为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南极。”孙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