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海岛游、海洋民宿以及海洋牧场游受到游客青睐,滨海旅游火爆。
在山东,许多游客在海边住民宿,在海洋牧场游乐,尽情感受海洋趣味。在浙江舟山,海岛旅游国庆首日人数同比增长22.15%,以嵊泗为代表的海岛游成为游客必选之地。在广东湛江,“海洋周”成为该市首个全域性旅游节庆品牌,徐闻南极村海洋节、霞山港湾旅游节等多项主题活动精彩纷呈,彰显了滨海城市特色。近日,《中国海洋报》记者就山东滨海旅游有关情况采访了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局重大办副调研员王永卫。
记者:今年国庆假期,山东滨海旅游呈现出哪些新特点?
王永卫:据了解,今年“十一”黄金周,许多人不仅是看海景、吹海风、下海游泳的旅游模式了,而是将吃住游娱与了解海洋知识结合到一起。
举个例子,海洋牧场游便是山东滨海旅游的一个新亮点。十一期间,许多游客走进海洋牧场,在升降平台远眺大海,还可垂钓,近距离观看火红的海鞘、鲜活的扇贝、肥厚的海带等海产品,然后走进海洋牧场展示厅、监控室、研究院和体验馆,了解海洋知识。晚上,可以住在别具特色的海草房民宿中,体验海岛渔村的宁静祥和。
记者:海洋牧场、海洋民宿、海岛游目前的发展状况如何?
王永卫:山东毗邻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海洋资源丰度指数全国第一。建设海洋牧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山东持续推进以“增殖放流+人工鱼礁+藻场移植+智能网箱”为主的海洋牧场建设,海洋渔业从“猎捕型”向“农牧型”转变,形成了游钓、投礁、底播、装备、田园等5种类型。据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山东拥有省级以上海洋牧场55处,其中,国家级21处,2017年,综合经济收入达到2100亿元。2014年~2017年,省级休闲海钓示范基地经营收入年均增长210%。海洋牧场的兴起,拉动了海洋食品、海洋旅游、海洋装备、海洋信息化等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山东新动能和海洋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
在海洋牧场建设的同时,沿海地区也在完善海洋旅游产业,修复海岛、岸线,建设具有海洋特色的民宿,让人们更好地感受海洋、亲近海洋。
比如,荣成市的东楮岛是一个古村落,有十余幢明朝万历年间的海草房。当地利用天然海洋资源,布设海洋牧场,修葺海草房,发掘海空、海上、海底的趣味旅游项目,拓展“渔家乐”。去年一年,仅海洋牧场的逗鱼体验游、海草房渔家乐等收入就达4000万元。
记者:未来,山东在发展海洋旅游方面还有什么计划?
王永卫:通过海洋牧场的建设,我们有效限制了底拖网等捕捞作业,保护了礁区生态,渔业资源密度明显增加,生态环境改善显著,带动了水产苗种培育、水产品精深加工、渔具生产、休闲旅游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既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也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大力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充分利用海洋资源优势,继续探索创新海洋旅游产品,加快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试点工作,让岸线、海岛既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又成为一幅幅动人的生态图,使人们更愿意亲近它、认知它,让海洋与人民生活更密切。力争用3年时间,建设70处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使全省海洋牧场综合收入达到3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