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是中国陆域面积较小的省份之一,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但海域面积广阔,也是全国岛屿最多、海岸线最长的省份。
一直以来,建设海洋强省、发展绿色渔业,是浙江孜孜以求的目标。在奔向海洋强省的进程中,有一个日子值得浙江人铭记——
十五年前,也就是2003年7月,在总结浙江经济多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全面系统地阐释了浙江发展的八个优势,提出了指向未来的八项举措——“八八战略”。
三年后,习近平到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调研,强调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积极探索技术创新之路,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水产养殖业,为全省水产养殖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这注定是浙江渔业发展史上不平凡的十五年。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浙江大力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使渔业生产质量与效益齐飞,渔业生态保护成效显著,渔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升,渔业可持续发展迈出新步伐。
渔业发展方式的华丽转变
当前,浙江渔业事业发展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着进一步挖掘发展潜力和优势,统筹协调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新命题。
这几年,浙江渔业工作备受重视,源于自上而下坚定的判断和改变的决心。浙江省注重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使得渔业发展也经历几段艰辛历程。
2003年,习近平在浙江提出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实施海陆联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浙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也让浙江渔业在发展方式上重新陷入思考。
2003年到2006年期间,习近平多次来到浙江海岛、渔村,就加快发展海洋经济、调整渔业产业结构等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他强调,发展经济,绝不能以牺牲海洋生态环境为代价,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一定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的方针,全面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其实,早在“十一五”时期,浙江渔业已经向现代渔业全面转变。在“十二五”时期期末,全省水产品总产量602万吨,渔民人均收入、渔业经济总产出都迎来了大幅增长。
要在水产品总产量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扩大经济产出,增加渔民收入,唯一的途径就是提质增效,用渔业的高效益实现渔民的高收入。按照《浙江省渔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的总体目标,“十三五”期间不追求产量连续增长,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力争到“十三五”末期总产量控制在600万吨左右。根据“十三五”规划要求,浙江渔业要转变发展方式,淘汰低端产品,增加高端供应。经过持续努力,渔业综合实力迈上一个全新的台阶。截止2017年的数据显示,渔业经济总产出达到2071.4亿元,渔业增加值达到617亿元。全省水产品总产量642.5万吨,其中,国内海洋捕捞323.9万吨,淡水捕捞产量11.4万吨,海水养殖121.7万吨,淡水养殖110.7万吨,远洋渔业产量74.8万吨,主要指标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同时,国内捕捞业、养殖业和远洋渔业占比分别为52:36:1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渔业绿色发展标杆省的“炼成”
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这条主线,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成为了全国渔业渔政工作的总目标。浙江也不例外,这几年,浙江的渔业生产,越来越强调走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发展道路,逐渐成为打造渔业绿色发展的标杆省。
近年来,浙江深入推进“渔业转型促治水行动三大工程”,以治水为突破口,水产养殖转型升级迈出了坚实步伐。从2014年三大工程实施到2017年底,累计完成水产养殖塘生态化改造78.5万亩,稻鱼共生轮作77.7万亩,水产养殖禁限养区划定整治78.4万亩,全省渔业“五水共治”三大工程累计投入资金近50.8亿元。同时,示范推广生态养殖模式技术,养殖尾水处理、多生态位高效健康养殖、配合饲料替代冰鲜饵料、稻鳖虾鳖混养等一批生态模式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起到较好示范带动作用。
为了取得更好的生态效益,浙江坚持以水养鱼以鱼治水,充分发挥水生生物的生态净水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在山塘水库河道中全面开展网箱拆除、禁止施肥养鱼、推广洁水渔业等工作,在保护水源地、改善水环境、恢复渔业资源等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实现了水清、鱼跃、人欢的局面。
渔业转型发展,需要规划先行。浙江省编制了现代生态渔业发展规划,调整优化产业功能布局和产品结构,引导水产养殖业朝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高效的可持续方向发展。此外,浙江还将财政补助资金转向养殖尾水处理设施、循环水养殖设施、浅海贝藻和离岸围网深水网箱养殖设施、稻鱼共生轮作设施等符合产业转型发展需要的环节,提升了养殖业转型发展条件、装备能力建设和生态循环技术水平。
2016年以来,浙江涌现出不少渔业转型发展先行区。湖州市吴兴区就是浙江省“渔业转型发展先行区”第一批培育创建单位。2014年3月起,吴兴区开始对东林温室龟鳖养殖业进行彻底整治。经过两年时间,东林镇范围内存在近20年的龟鳖养殖棚实现了全面“清零”,从污染严重的龟鳖养殖基地纵身一跃“白富美”。龟鳖整治后,温室养殖废气排放量逐渐下降为零,东林镇的空气质量和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此外,该镇以温室龟鳖整治带动产业转型,现已培育农业转产示范户30家,推广茭白套养湖虾、茭白套养泥鳅等生态高效农业模式。
这样的例子在浙江不胜枚举。近年来,浙江省着力推进“海洋生态建设示范区”“渔业转型发展先行区”“平安渔业示范县”三大培育创建活动,推动海洋与渔业“十三五”转型发展、推进国家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试点工作全面落地,形成了一套海洋、渔业开发开放的“浙江经验”,为农渔民脱贫增收闯出一条新路。
换挡升级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海洋伏季休渔制度是我国养护海洋生物资源的一项重要制度。自1995年以来,伏季休渔制度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受到了广大渔民的热烈欢迎。
为了进一步保护和合理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浙江渔场修复振兴暨“一打三整治”在全国率先打响了依法治海、依法治渔第一枪。截至2018年6月底,全省共取缔“三无”渔船15000多艘,约占全国总数的70%,清缴违禁渔具68万多顶,约占全国总数的30%,查处各类涉渔违法案件上万起,移送刑事案件500多起,移送涉案人员2000多人,各项指标均位居全国首位。
这些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一直持续发力,加大海洋渔业资源特别是幼鱼资源的保护,修复振兴浙江渔场。早在2014年5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就启动了浙江渔场修复振兴计划。两年之后,也就是2016年12月23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海洋幼鱼资源保护促进浙江渔场修复振兴的决定》,以地方人大专项决定形式为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工作提供法制保障,当时这在全国范围尚属首例。
此外,浙江还全面实施以入海排污口整治为主的海洋环境综合治理,完成近岸海域344个站位季度水质监测、“三湾一港”166个站位月度水质监测、47个陆源入海排污口月度监测。据科研部门监测和渔民群众反映,鲳鱼、带鱼等资源量明显增加,并形成稳定渔汛。
从过度捕捞、粗放养殖到耕海牧渔、增殖放流,是渔业生产方式向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转变,更是我国现代渔业转型升级迈出的重要一步。建设海洋牧场,已经成为发展现代渔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变速箱”。农业农村部去年公布全国第三批22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名单,浙江省温州洞头海域与台州椒江大陈海域成功入选。
作为海洋大省,浙江对沿岸海洋牧场建设工作非常重视,各项工作均走在全国前列。南麂列岛海域在2001年被列为浙江省首个人工鱼礁试验区,并开始大规模投放船礁。2002-2004年期间发布的《浙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和《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等政府文件中均将人工鱼礁建设列入重点建设和保护的内容。2003年,在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的组织下成立了浙江省人工鱼礁建设布局规划领导小组和工作实施课题组,形成了《浙江省休闲生态型人工鱼礁建设布局规划(2003-2020)》。之后全面启动了舟山的朱家尖、嵊泗、秀山、东极,宁波的渔山和象山,台州的大陈和温州的南麂、洞头、大渔湾等海洋牧场项目。
近年,浙江省逐步加大了对海洋牧场建设的投入,出台大量政策给予扶持。浙江省委省政府发文《关于修复振兴浙江渔场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将建成6个海洋牧场,累计增殖放流各类水生生物苗种100亿尾(粒)”。此外,自马鞍列岛、中街山列岛和渔山列岛成为浙江省入围的首批20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之后,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的《关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施人工鱼礁建设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将南麂列岛、大陈、洞头海洋牧场也列入十三·五规划,逐步申报国家级海洋牧场。浙江开展海洋牧场建设,是保障沿海渔民群众长久生计、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美丽浙江的有效途径之一。
转产转业提升渔民收入水平
2006年9月20日至22日,习近平就“十一五”时期加快发展海洋经济问题到舟山进行调研。他强调,发展海洋经济,绝不能以牺牲海洋生态环境为代价,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一定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的方针,全面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东海是浙江的资源宝库,共抓东海生态大保护,已经成为推动浙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浙江,海洋捕捞渔业既是地方经济重点产业,也是沿海渔民赖以生存的传统产业。2001年,浙江率先在全国出台相关政策,启动减船转产工作。2016年底,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出台了《关于印发海洋捕捞渔民减船转产实施方案的通知》。该方案的实施范围涉及全省纳入全国海洋渔船动态管理系统数据库的所有海洋捕捞渔船,方案明确指出,2015-2019年,浙江共要压减海洋捕捞渔船2580艘、总功率43万千瓦。这意味着,未来5年浙江省将削减12.4%的渔船和12.8%的功率。
浙江在修复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努力从未停歇。各地积极推动捕捞渔民搞养殖、渔家乐等形式,转产转业的先进典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八八战略”实施以来,浙江的休闲渔业方兴未艾。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花园和美丽乡村建设总体部署,休闲渔业正成为浙江渔业转型升级、渔村转美变富、渔民转产增收的新增长点,也成为浙江渔业产业链条上异军突起的一颗新星。
据统计,2017年,浙江拥有各类休闲渔业经营主体2406个,从业人员2万余人,休闲渔船786艘,休闲基地面积达28万亩、人文景观景点467个、专业礁(船)钓项目2269个,休闲渔业总产出24.3亿元,接待游客人数1233.3万人。创建国家和省级休闲渔业知名品牌202家,其中国家级最美渔村、休闲渔业示范(精品)基地和有影响力的节庆赛事13家,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精品)基地80家。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引导各地充分发挥海岛、渔港、渔村等自然资源优势和民俗文化等人文资源优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结合休闲渔船发展规划制定,推进整岛、整村规划,满足游客“吃渔家饭、住渔家屋、干渔家活、享渔家乐”的消费需求,着力打造休闲渔业新业态、丰富休闲旅游项目,建成了一批集渔味浓厚、渔文化丰富、渔旅结合的最美(特色)渔村。
与此同时,浙江省局还在制度建设上开全国之先,率先出台《浙江省休闲渔业船舶管理若干规定》、《浙江省休闲渔业船舶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使用体验式拖网渔具的休闲渔船过渡期管理办法》等三个配套文件,解决休闲渔船发展过程中行业管理滞后、安全隐患频发、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进一步规范休闲渔船管理,提升行业服务水平。
此外,远洋渔业也是可圈可点。浙江是中国远洋渔业创始省份之一。经过30多年摸索与实践,远洋渔业得到长足发展,成为浙江的优势产业。2017年全省远洋渔业产量49.5万吨,捕捞产值60.3亿元,其中鱿钓渔业产量32.8万吨,产值36.1亿元,分别占全国鱿钓产量、产值的三分之二,稳居全国首位。拥有农业农村部远洋渔业企业资格的企业41家,远洋渔船661艘,从事远洋渔业渔民1.7万余名,远洋企业数、远洋渔船数、远洋产量和产值均占全国四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渔业的三产融合也形成了风起潮涌之势,海上一线保鲜、休闲渔业、水产电商等新业态势头强劲。
防灾减灾渔港建设必不可少
渔港是渔民生产、生活最重要的后方基地和渔船最重要的避风场所。浙江既是渔业大省,也是台风、风暴潮等海洋自然灾害多发区,渔港建设对于提升沿海地区的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对于维护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渔区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桑美”台风期间,习近平曾作出重要批示:“宁可十防九空,决不能万一失防”,这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构建防灾减灾体系,渔港建设必不可少。
近十年来,浙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批示精神,全面实施了“十一五”、“十二五”标准渔港的建设,渔船的停泊、避风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有效缓解了渔船回港航程远、避风难、安全保障低的局面,基本解决了基础设施落后、港池有效避风面积严重不足、服务功能偏低等的问题,在防灾减灾、服务渔区、方便渔民和保障渔业安全生产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工程绩效明显,为“平安浙江”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渔港建设投资力度、建设标准、项目管理水平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
根据2016年渔港普查数据,浙江现有渔港共208个,其中中心渔港10个,一级渔港18个,二级渔港35个,三级渔港43个,等级以下渔港102个。这些年,浙江的渔港设施逐步完善,服务功能有效提升。通过渔港基础设施的建设,切实改变了渔船停泊和避风的落后局面,提高了渔船聚集度。因通讯、监控、航标、气象、水文观测等一系列配套设施的建设,拓展和提升了渔港管理及服务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执法成本,特别是加强了休渔期渔船管理和防台减灾指挥调度。
渔港的建设和发展,带动了渔区水产品交易流通、冷藏加工、生产补给、休闲渔业等二、三产业迅速发展,为渔民从事渔业加工、流通和服务创造了条件和就业机会。浙江定海西码头中心渔港、宁波石浦渔港、温岭中心渔港及洞头中心渔港等渔港的产业迅速聚集,已成为建设现代渔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渔区的重要载体,带动了沿海重要渔区经济的发展。
此外,浙江通过标准渔港建设,强化了渔港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大幅度提升渔港的安全标准,给渔船和渔民建造一个安全的“家”,满足渔船安全避风和休渔期停泊,真正解决渔民民生问题。
钱江潮涌,东海逐浪。“八八战略”实施以来,浙江渔业发展方式正经历着历史性的变革,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得到全面彰显。接下来,浙江将进一步优化渔业资源管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断突破新技术、研发新成果,有效解决渔业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开启环境友好、资源节约、高产高效型渔业发展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