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雪龙”号科考船载着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队,返回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此前一天,我国最先进自主潜水器“潜龙三号”在南海首次下潜,最深达3955米。
极地、深海,遥远而神秘,科学探索的每一步,都牵动着人们的视线。以此为代表的海洋科学也是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改革开放40年,沧桑巨变,故事众多。从起于累土,到九层之台,海洋科技是一个跨越发展的样本。
了解海洋——调查能力不断提升
1978年春天,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作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1977年12月19日,海洋人在全国科学技术规划会议上提出“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的目标。海洋科技迎来发展的春天。
海洋调查是海洋事业发展的基础。自1958年开展“全国海洋综合调查”以来,国家各有关涉海部门合作,组织实施了近百次专项性或综合性海洋调查,为我国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已结题验收的“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更是为摸清我国近海环境资源家底、支持海洋开发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
调查船队是开展海洋调查的基础。截至目前,我国海洋调查船队已有包括“雪龙”“大洋一号”在内的成员船46艘,共承担了40多家部门和单位的989项海洋调查任务,切实发挥了支撑国家海洋调查任务的主力军作用,有效保障了国家专项任务和重大科技计划的实施。
如今,“海洋重器”助力海洋事业发展。“蛟龙”“海龙”“潜龙”等深海装备应用跻身世界前列;系列海洋卫星投入使用,《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明确发展海洋观测系列卫星,到2025年,我国将发射19颗海洋卫星,同时保持8颗~9颗海洋卫星在轨。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洋调查实践由近海向深远海拓展。通过军民融合、对外合作的方式,全面实施了“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填补了我国在深远海领域调查研究的空白,按照“边调查、边研究、边应用”的原则,专项实施有力推进了深远海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环境服务保障,提升了我国在国际海洋合作中的参与度。
认识海洋——科研成果丰硕
深思方益远,谋定而后动。海洋科技的发展离不开顶层设计的科学推进。近年来,海洋科技创新规划体系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要搞好海洋科技创新总体规划”的重要指示精神,海洋主管部门会同科技部等部门,组织编制了《海洋科技创新总体规划战略研究报告》,得到国务院的批示,为编制《海洋科技创新总体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我国海洋科技事业进入快速跃升时期。经过长期积累,我国海洋基础研究已覆盖海洋各个学科。在物理海洋学研究方面,提出了“文氏普遍风浪谱”理论,发现了“南海暖流”“台湾暖流”,创建了“海浪—环流耦合”理论,提示了中国近海环流形成和变异机理。在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研究方面,建立了中国边缘海形成演化的理论框架。在生态动力学研究方面,提示了东海大规模赤潮形成的海洋学机制,建立了我国近海生态系统动力学理论体系基本框架。在海洋生物研究方面,系统地研究了中国近海海洋生物的种类组成、资源分布、生态习性和区系特点,以及海洋初级生产力时空分布,奠定了中国现代海洋生物学的基础。
几十年间,我国已经形成了以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海洋资源勘探开发技术、海洋通用工程技术为主,包含20多个技术领域的海洋高新技术体系。特别是近年来,在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下,我国海洋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缩短了与海洋技术先进国家的差距。
在过去的40年中,有一大批海洋科技成果获得国家奖励。其中“‘向阳红10’号大型远洋调查船的制造”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调查研究报告”等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蛟龙号共完成158次安全高效下潜作业,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与此同时,海洋基础业务能力显著提升,“一站多能”“一中心多基地”“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创新平台建设和能力不断提升,先后组建了3个海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涉海重点实验室,建立了地质和生物样品馆以及药源生物种质资源库、天然化合物库、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等海洋科技共享平台。
经略海洋——科技兴海创新驱动
2016年12月,《全国科技兴海规划(2016年~2020年)》出台,旨在充分发挥海洋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支撑作用,增强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促进海洋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从2007年开始,海洋公益性科研专项数量、规模不断增长,已经立项297项,有效支持了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为海洋综合管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技支撑。
以科技驱动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国家有关部门,于2012年~2016年支持山东等10个省(市)开展了“十二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共支持近500个项目、中央财政资金约45亿元,吸引社会投入近900亿元,充分发挥了中央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带动效应。“十三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工作于2016年、2017年分两批确定了天津滨海新区等15个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区),以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装备、海水淡化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产业链协同创新和孵化集聚创新。
扩大海水利用规模,提升海水利用创新能力。截至2016年底,全国海水淡化能力已达每日118万吨,年利用海水冷却水量为1201.36亿吨,全国已发布实施海水利用相关标准119项。海水利用技术不断提升,我国在蒸发器、蒸汽喷射泵、膜组器、高压泵等关键装备材料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开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已全面掌握反渗透和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并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扎实推进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海洋能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形成50余项海洋能新技术、新装备,我国成为亚洲首个、世界第三个实现兆瓦级潮流能并网发电的国家。《中国海洋能近海重点区资源分布图集》编制完成,为海洋能示范工程选址建设提供资源支撑。海洋能综合支撑服务平台初步建成,以山东威海、浙江舟山、广东万山为核心的海洋能海上试验场陆续启动了一期项目建设。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深刻阐述了经略海洋的重大战略意义,强调了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可以相信,新时代的海洋科技必将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