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胡婧)为促进水产养殖业的绿色健康发展,切实承担新时代赋予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和渔业互保机构的使命,1月30日,中国渔业互保协会联合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水产养殖保险工作推进会”。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刘忠松、安徽省农委副巡视员陈静宏出席会议,中国渔业互保协会秘书长杨斌主持会议。
据了解,2013年以来,农业部财务司以金融支农服务创新项目的形式先后安排2260万元用于浙江、安徽、河北和福建的水产养殖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安徽、福建、浙江、江苏、宁波等省市财政也以不同形式给予30%~80%不等的保费补贴,试点业务规模迅速扩大。2013年~2017年,渔业互保系统独立或参与承保159.1万亩水面、8868口网箱,养殖鱼类1633.95万斤,提供风险保障44.76亿元,收取保费2.9亿元,支付赔款2.24亿元(含与商业保险公司共保部分)。2017年,渔业互保系统参与开展的水产养殖保险业务保费规模首次突破1亿元,在九省(区、市)共计承保63.61万亩水面、684口养殖网箱,提供风险保障15.63亿元。
会议指出,此次会议是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与渔业保险领域进行深度合作的首次会议。参与水产养殖保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赋予水产技术推广系统的新使命,是《农业技术推广法》赋予水产技术推广系统的新职责。
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制定的《水产养殖保险技术服务试点工作方案》于近日印发,2018年,将在河北、江苏、浙江、安徽等8个省(自治区)的13个县(市、区)开展水产养殖保险技术服务试点,试点时间为期1年。试点省份将指导试点地区基层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在水产养殖政策性保险工作开展过程中,作为第三方机构为养殖户和保险机构提供相关公益性技术服务。服务事项主要包括技术咨询、宣传发动、风险管理技术服务、查勘定损技术支撑、协助组建水产养殖保险专家队伍等方面。
会议强调,水产养殖业的绿色健康发展离不开保险的有力保障,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参与水产养殖保险,也有利于其公益服务职能的延伸。各级渔业互保机构要抓住这一难得机遇,积极与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主动沟通、紧密对接、做好服务,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