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各地围绕水产养殖产业的提质增效,努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重点培育优势主导产品,狠抓产品质量的提高,着力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水产养殖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
浙江省为改善渔业生产的发展基础、提高养殖水面利用水平,2006年起,在宁波、湖州等地试点成功基础上,组织实施了百万亩鱼塘标准化建设改造工程。省政府每年安排3750万元专项资金,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改造100万亩生态型标准鱼塘。4年来,全省已完成88万亩的标准鱼塘建设改造,占现有养殖塘总量的75%。改造后的标准鱼塘,平均亩新增产值在1000元以上,年新增效益近10亿元。不仅显著改善了养殖渔区生态环境和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了养殖产品的品质、直接增加了渔农民的经济收入,还明显壮大了渔村集体经济,促进了渔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综合效益十分显著,渔区干部群众普遍欢迎。
浙江省土地资源紧缺,鱼塘承包租赁费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养殖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名特优新产品,就成了养殖渔民普遍的价值取向。近年来,随着鱼塘标准化建设改造工程的全面开展,更进一步推进了名特优新养殖规模的拓展。经过多年努力,已初步形成了龟鳖类、虾类、蟹类、珍珠等四大优势主导产品,显著提升了全省水产养殖业的整体效益。2008年,这四大优势主导产品的产量28.4万吨、产值111亿元,分别占全省水产养殖总产量、总产值的16.9%和45.91%。并以这四大主导品种为核心,已在全省基本形成了十大产业带(或产业区)。
产品的质量是产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在推进水产养殖这一主导产业发展过程中,全省各级渔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养殖产品质量与品质的同步提高,通过“渔业科技入户”、推广优质种苗、建立责任渔技员制度、加强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等途径,大力推进水产养殖标准化生产。目前,全省水产养殖标准化实施率达到35%;已建成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养殖基地面积200多万亩,占全省水产养殖总面积的43%以上,已认定无公害产地968家、认证无公害产品994个,有6100家单位获得了“浙江省初级水产品质量信得过单位”称号。同时,认真组织开展水产品药物残留监控工作。近4年来,共组织实施了11426批次、32804个样品的省级初级水产品药物残留监控工作,抽检样品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逐年提升。
为改变水产养殖产业低、小、散现状,结合百万亩鱼塘标准化建设改造工程的实施,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积极鼓励各地在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采用转包、出租、入股等多种形式,促进养殖水面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同时,积极培育扶持渔业专业合作组织。2008年,该省已有省级水产行业协会2家,市、县级水产养殖行业协会11家,渔业专业合作社610家,其中省级示范性合作社20多家,注册资金1.3亿元,参加社员1.8万人,养殖面积近百万亩,注册商标592个,创立品牌428个。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组织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水产养殖业的规模经营,提升了水产养殖业的产业化水平。
浙江水产养殖作为农业的主导产业,经过十余年特别是近几年持续不断的快速发展,已形成了4个显著特点:
一是水产养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地位不断上升,已成为全省渔业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点。虽然从产量来看,目前水产养殖产量只占到全省水产品总产量的1/3,但其产值已占到捕养总产值的57%,彻底改变了历史形成的海洋捕捞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产业格局,尤其是在捕捞空间缩小、伏季休渔时间不断延长、休渔作业类型不断扩大的今天,正是由于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使得水产品市场供应更有保障,并对稳定农产品市场供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是水产养殖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精、特、优、新”特色鲜明。浙江省已有众多水产养殖品种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其中,龟鳖、珍珠、青蟹、梭子蟹等品种,养殖产量、产值均位居全国首位,也进一步巩固了浙江省作为全国渔业强省的地位。
三是水产养殖产业配套渐趋完善,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围绕水产养殖这一主导产业的发展,全省相继建立起了覆盖到县乃至重点乡镇或养殖企业以及专业合作组织的较为完善的责任渔技推广、水产种子种苗繁育、渔业环境监测、养殖病害测报、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渔情信息采集等渔业公共服务体系,综合配套能力位居全国前列,为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是水产养殖业比较效益显著,从业人员收入水平名列大农业各业前列。近年来,水产养殖亩均产值稳定在7500元,亩均净利润在2000元以上,比较效益突出。全省水产养殖业现共接纳从业人员50万人(其中专业从业人员21.5万人),从业人员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1万元,水产养殖业是广大农村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优势产业已成为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