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4日上午,农业部东海区渔政局和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联合在东海带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举办了以“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共建东海生态文明”为主题的“东海带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生态修复启动仪式”暨实践活动。标志着东海区在前三年“生态修复使者行动”的基础上,正式启动了以“保护区”生态修复为核心内容的新一轮生态修复工作。不仅对修复“保护区”海洋生态环境,有效保护东海带鱼、大、小黄鱼、墨鱼等重要经济品种的种质和资源,推进东海区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还将通过探索海洋牧场示范区和海洋碳汇示范点建设,发挥海洋渔业在低碳经济中的积极作用,倡导“海洋环保、低碳生活”理念。
活动仪式上,共向保护区放流苗种215万尾(粒),其中包括岱衢族大黄鱼、曼氏无针乌贼及受精卵、日本黄姑鱼、黑鲷、厚壳贻贝等6个品种计15万尾(粒、只),同步在保护区另一现场放流大黄鱼200万尾。
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浙江省及其宁波、舟山、台州、温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领导,“保护区”周边地区渔民代表、东海区局生态修复使者及关爱海洋生态环境的社会人士参加了启动仪式暨实践活动。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赵利民致辞,东海区渔政局局长李富荣做了“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共建东海生态文明”的主题讲话。渔民及使者代表分别做了“负责任捕捞”和“关爱海洋环境、关注低碳生活”的发言和倡议。最后,上海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纪委书记黄肇达宣布启动“保护区”生态修复行动。仪式由东海区渔政局副局长钟小金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