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渔业动态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渔业动态 - 正文

监测中心主任关道明:渤海环境堪忧 生态整治“箭在弦上”

日期:2017-04-10 00:00    作者:中国海洋报    来源:     打印    加大 减小

主持人:本报记者 方正飞

嘉 宾: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任 关道明

《2016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对渤海海洋生态环境作了分析。针对渤海生态环境的状况、问题与治理措施,《中国海洋报》记者日前采访了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关道明。

主持人:渤海目前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关道明: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半封闭型内海,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多年来,为支撑沿海经济社会发展付出了较大的资源环境代价。

一是污染物入海量居高不下,近岸海域污染严重。“十二五”期间,渤海的河流携带入海污染物年均总量为85万吨左右,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2001年~2015年,渤海优良水质(符合一、二类海水标准)海域由95.7%下降到78.3%,劣四类严重污染海域由1.8%增加至5.2%。目前,渤海四类和劣四类水质海域已扩展到除辽东湾东岸以外的几乎全部近岸海域,污染严重的海域主要集中在双台子河口-辽河口、天津滨海新区、莱州湾等近岸海域。

二是典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不佳,部分已出现退化。受到陆源排污和海岸带开发活动等影响,环渤海地区近岸和近海生态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2016年,6个海洋生态监控区监测结果显示,渤海重要的河口和海湾生态系统均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锦州湾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状态,双台子河口和滦河口-北戴河口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渤海湾、莱州湾和黄河口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渤海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退化严重,渔业资源衰退,重要经济渔业资源大幅减少。

三是环境风险突出,灾害事故频发。渤海的油气产量占我国海上石油产量的一半以上,加之进出渤海船舶年均约60万艘次,导致渤海海上溢油事故风险增大。2006年至今,渤海共发生了132起不同规模的溢油事件。赤潮灾害频发,2010年~2015年,年均出现赤潮9.8次,累计发生面积2021平方公里。渤海滨海平原地区还是我国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海岸侵蚀等灾害的高发区。

主持人:造成渤海污染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关道明:渤海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复杂,造成渤海污染严重的基础因素是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半封闭性内海的地理特征导致水交换周期长,污染自净能力差。根本原因是环渤海地区高强度的资源开发和重型化的产业结构,在仅占全国总面积5.4%的环渤海地区内,集中分布了全国总人口的18.5%、国民生产总值的22%,陆源污染物排放和海岸带开发利用活动导致海洋资源环境不堪重负。

渤海80%以上的污染为陆源,80%以上的陆源污染来自河流入海排放。近年来,虽然各部门高度重视渤海污染问题,在渤海实施了很多管控措施和整治行动,但渤海的地理特征造成污染物难以通过水动力条件向外迁移。污染物在渤海长期积累,部分污染物含量超标。

同时,渤海较差的自净能力决定了需要长时间治理才能消除污染影响。一旦发生气候变化等状况,渤海局部区域环境可能会恶化。因此,渤海环境整治仍需长期关注和持续投入。

主持人:国家海洋局在渤海环境污染治理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关道明:为遏制渤海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国家海洋局会同有关部门将渤海作为“十三五”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区域,在渤海实施最严格的综合管控措施,力争渤海主导生态功能不退化、环境质量不降低。

一是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率先在渤海实施海洋生态红线制度,将渤海35%以上的管理海域和30%以上的自然岸线划定为红线区,实施严格管控。不断完善渤海海洋保护区体系,在渤海建成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3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18处,总面积约3429平方公里。

二是全面推进环境整治修复。“十二五”期间,在环渤海地区累计投入21.77亿元,用于开展63个整治修复项目和7个海岛保护项目。2016年,国家海洋局与财政部共同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给盘锦、秦皇岛、大连、锦州和烟台等城市匹配资金,支持开展滨海湿地修复、水质污染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等。

三是狠抓监督管理和污染防治。严格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环境治理要求,把好海洋工程环评报告核准关,严禁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项目落地渤海。健全完善渤海海洋溢油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渤海石油勘探开发定期巡查制度。在天津等地积极开展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的研究和试点。

各级海洋部门每年开展海洋环境质量、入海排污口、生态监控区、赤潮监控区、海洋保护区、海水浴场等14类约3000余个站位的监测工作,年均获取各类监测数据近100万组,全面掌握渤海生态环境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