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陈宜瑜院士调研山东长岛近海渔业资源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长岛野外观测站”)。长岛野外观测站站长金显仕、健康海洋研究部副部长庄志猛、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邵长伟、所长助理单秀娟、科研处处长刘志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岛增殖实验站站长韩海英以及长岛野外观测站科研骨干参加了调研活动。
邵长伟副所长和韩海英站长分别代表长岛野外观测站依托单位和共建单位致辞,欢迎陈宜瑜院士莅临指导,对陈宜瑜院士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工作表示衷心感谢。
金显仕站长汇报了长岛野外观测站运行发展情况。他表示,2021年设站以来,长岛野外观测站围绕建设任务书规定的目标任务,完成了长岛毗邻海域27个航次、610个站位的渔业资源与环境科学观测,丰富了长岛毗邻海域资源与环境数据库;创新了海洋渔业资源监测评估技术,在海洋鱼类早期资源评价与保护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构建了无人立体观测平台,实现了数据实时传输,相关工作切实为渤海生态系统保护与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听取汇报后,陈宜瑜院士指出,国家野外观测站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科学布设观测站位,合理设置观测指标和观测周期,获取第一手资源环境数据,阐明典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及其对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过程与机制。他强调,长岛野外观测站是我国第一个近海渔业资源国家级野外观测站,区域特色突出,专业优势明显,希望长岛野外观测站综合考虑长岛近岸水域的特殊生态环境特征、人类活动干扰和全球变化等因素,选取不同功能属性的典型站点开展长期观测和对比研究,厘清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演变与驱动机制,将野外站的观测研究与区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有机融合。
陈宜瑜院士还实地考察了长岛野外观测站数据中心、实验室和标本馆,充分肯定了长岛野外观测站的硬件设施建设与发展,并寄语“野外科学观测,贵在长期坚持”,为长岛野外观测站的行稳致远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