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由天津市渤海水产研究所主办的 “2014年海水鱼类新品种技术培训班”在天津汉沽区杨家坡镇举行。来自天津市20多个水产公司和养殖场的50多名学员参加了此次技术培训班。黄海水产研究所水产基因组与细胞工程研究室主任陈松林研究员应邀在培训班上授课。
培训班上,陈松林研究员共做了两个报告。在题为“牙鲆高产抗病育种技术建立及鲆优1号新品种培育和养殖”的报告中,陈松林系统介绍了农业部列为2014年全国重点推广的海水鱼类新品种“鲆优1号”牙鲆的培育过程、生长和抗病优势及其养殖推广现状等,重点介绍了鲆优1号牙鲆所具有的生长速度提高30%、养殖成活率提高20%以上等优势及其在全国沿海地区的推广养殖前景。 在题为“半滑舌鳎性别控制及高雌性苗种培育技术”的报告中, 陈松林研究员针对目前限制半滑舌鳎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雄鱼比例过高、雌鱼比例过低等问题,系统介绍了半滑舌鳎性别特异标记的筛选技术、遗传性别现场鉴定技术及高雌性苗种制种技术,指出采用这些技术可以将半滑舌鳎养殖苗种的生理雌鱼比例提高20%以上。报告得到了与会学员的一致赞誉。
培训班结束后,陈松林还应邀赴天津市渤海水产研究所开展学术交流,作了题为“半滑舌鳎基因组及性别控制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并与相关科研人员进行了互动讨论与交流。
陈松林在天津渤海所作报告
(基因组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