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黄海所发现对虾偷死病的疑似病原

日期:2014-10-23 00:00    作者:黄海研究所    来源:     打印    加大 减小

近期,黄海水产研究所科研人员通过组织病理学、人工感染实验、疑似病原基因进化分析、病毒分离纯化和荧光原位杂交等研究手段,证实一种新型的野田村病毒是导致对虾偷死病的疑似病原,这种病毒被命名为对虾“偷死野田村病毒(Covert mortality nodavirus,CMNV)”。该发现首次揭示了对虾偷死病的病原学病因,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已在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上发表。

对虾“偷死”现象主要发生在高密度养殖的虾塘,由于患病对虾很少游到水面或浅水区,绝大部分死虾出现在池底,不易及时察觉,故被养殖者称之为“偷死病”。该病多发生于水温较高(28℃以上),养殖30—60天后,累计死亡率约60-80%。黄海所科研人员长期对对虾病害流行病进行监测,通过调查了解到我国海南、广西等地早在2005、2006年之前就发生过这种病害。2009-2010年向北扩散到广东、福建、江苏和山东等地,至今我国主要对虾养殖地区的对虾偷死现象依然非常严重,并呈现出爆发性流行的趋势。

图1. 患偷死病凡纳滨对虾的病征:黑色箭头示局部发白或透明度下降的肌肉;白色箭头示萎缩、颜色变淡的肝胰腺;黑色三角示患病对虾、黑色带边框三角示健康对虾,白色三角示健康对虾的肝胰腺。

图2. 基于RNA聚合酶序列的野田村病毒科已知病毒的进化树分析。可见CMNV属于野田村病毒科α野田村病毒属(方框示CMNV)。

图3. 纯化的CMNV病毒颗粒。A和B为经过蔗糖密度梯度纯化的CMNV颗粒的电子显微镜图片(黑箭头示体积较大的病毒颗粒,白箭头示体积较小的病毒颗粒);C和D为病毒粒子的放大图,图中可见CMNV表面具有野田村病毒常见的突出物(Protrusions)。

(病研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