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首页 - 科技成果 - 科研动态 - 正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我国重要渔业水域食物网结构特征与生物资源补充机制”项目课题绩效评价会在青召开

日期:2023-03-24 14:00    作者:    来源:资源室     打印    加大 减小

3月14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我国重要渔业水域食物网结构特征与生物资源补充机制”项目课题绩效评价会在山东青岛召开。黄海水产研究所金显仕所长,科研处刘志鸿处长及项目负责人、各课题负责人、项目骨干等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黄海水产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刘志鸿主持。

课题绩效评价专家组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刘英杰研究员、复旦大学陈家宽教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谷孝鸿研究员、西南大学王志坚教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窦硕增研究员、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沈长春研究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杜军研究员、烟台大学邱盛尧教授以及福建省闽东水产研究所全汉锋研究员等9位专家组成。项目跟踪专家刘英杰研究员担任专家组组长。

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金显仕代表项目牵头单位致辞,感谢各位专家对项目的指导和帮助,感谢项目各课题承担单位及科研人员的大力配合与通力协作。后续,希望各课题组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梳理和凝练研究成果,为我国渔业水域资源养护与生态系统健康提供理论支撑。

项目负责人徐军研究员在全面介绍了项目的整体进展情况后,各课题负责人先后就课题取得的重大研究进展、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以及知识产权产出等情况做了详细汇报。各下设课题围绕我国典型渔业水域食物可持续产出的关键科学问题,着眼于我国“三横一纵”重要渔业水域,揭示了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演变的江海协同性,厘清了渔业水域关键栖息地特征及其历史变迁,解析了典型渔业种群产卵场变动的环境影响因子和种群结构对生态变化的适应机理,阐明了我国近海“一纵”和长江中下游“一横”重要渔业水域的食物网特征与食物产出空间格局;以典型渔业目标种群为代表性物种构建了种群衰退程度量化评估技术体系,解析了关键种群衰退机制和修复机理,提出了区域性渔业资源适应性管理对策,为我国渔业水域资源养护与管理提供了科学支撑。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项目各课题所取得的研究进展,认为均已圆满完成了计划任务和考核指标,一致同意通过绩效评价。

此次课题绩效评价会议的顺利召开,为高质量完成项目综合绩效评价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