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台风“利奇马”过境山东带来强风和暴雨,对百姓的日常生活、出行安全、工作生产造成了极大影响。黄渤海沿岸区域在台风和风暴潮的双重作用下,多处海堤受损,部分渔业设施设备损毁,较多工厂化养殖园区、池塘被海水、洪水淹没,大量鱼、虾、贝、参等养殖动物逃逸或者被冲毁,给养殖者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灾前,黄海水产研究所王印庚研究员带领团队赶赴东营、天津等地开展刺参养殖高温、对虾疫病防御工作。灾后,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孔杰带领专家组深入潍坊、东营、滨州等受灾渔区,实地查看灾情和灾后重建情况,并调研企业技术需求,手把手、现场指导企业的灾后恢复生产工作。
潍坊、东营、滨州是山东省水产养殖主产区,主营对虾、大菱鲆、刺参和贝类养殖,养殖模式以工厂化、池塘和浅海大水面增养殖为主。专家组深入一线,会同当地渔业管理人员,先后实地考察了昌邑市、寿光市、垦利区、河口区、无棣县等5个区县的9个养殖现场,详细了解了各地受灾损失、灾后疫情、灾后重建及企业技术需求等情况,针对棚区损毁、设备浸水、池塘连片过水、海水倒灌、苗种逃逸等情况讲解了生产自救、灾后防疫、设施重建等环节的技术规范,并就目前企业急需解决的种质、疾病防控和尾水处理等方面给予了专业技术指导。同时,专家组就受灾情况编制了《水产养殖台风灾后恢复生产与防疫工作要点》,通过政府部门印发给养殖户,帮助他们尽快恢复渔业生产工作,确保水产品有效供给和市场价格平稳。
此次调研走访活动,在帮助受灾户尽快恢复渔业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黄海水产研究所与地方政企单位的政产学研合作力度,对地方实施渔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积极地推进作用。同时,通过分析灾后重建技术需求,明确了产业关键技术需求,特别是在抗病耐高温良种选育、疾病防控技术、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等方面,对黄海水产研究所科学研究提出了新方向、新任务、新挑战。
指导养殖户开展刺参的高温度夏技术
风雨中讲解对虾疾病防控和健康养殖技术
帮助业主分析台风导致浅海埋栖贝类大量死亡的原因
总结水产养殖台风灾后恢复生产与防疫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