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5日,黄海所陈松林研究员主持的青岛市首批科技将才计划项目“重要海水养殖鱼类抗病和性别相关基因克隆及分子育种技术”通过了青岛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验收。验收专家组由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和青岛市科技局等单位的专家组成。
该项目经过两年的科技攻关,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
1. 采用文库筛选和同源克隆的方法从真鲷、牙鲆和大菱鲆免疫组织中克隆了抗菌肽hepcidin基因、天然抗性相关巨嗜蛋白(Nramp)基因、MHC I和II型基因等抗病相关功能基因20多个。向美国GenBank提交基因序列200多条。为海水鱼类抗病机理研究及抗病基因标记筛选提供了基因资源。
2. 筛选到牙鲆和大菱鲆抗病个体300多尾,建立了牙鲆和大菱鲆抗病基础群体;研究了MHC IIB基因的分子多态性,筛选到13种MHC IIB基因型,研究了MHC IIB基因多态性与牙鲆抗病力的关系,初步筛选出抗病相关MHC基因标记2个,疾病敏感相关MHC基因标记1个。为鱼类抗病分子育种研究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
3. 首次筛选到半滑舌鳎雌性特异AFLP分子标记7个,获得了半滑舌鳎雌性特异DNA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建立了半滑舌鳎遗传性别鉴定的PCR技术,为半滑舌鳎性别控制和全雌育种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4. 克隆了半滑舌鳎性别相关功能基因-芳香化酶P450aromA基因,发现该基因只在性腺中特异表达,且在雌性卵巢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雄性精巢中的表达。
5. 从真鲷和大菱鲆cDNA文库中筛选到微卫星序列80条和81条,其中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分别为11个和12个。
项目执行期间共申报国家发明专利4项,发表论文32篇,其中SCI论文20篇,EI论文4篇。建立了一支由6人组成的创新团队,2006年获批山东省泰山学者“水产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岗位。
(科研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