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邮箱系统
  • 内网登录
  • 成果查询
  • ENGLISH
  • 首页
  • 研究室概况
    • 概况
    • 团队
  • 科研队伍
    • 室主任
    • 科研人员
  • 成果展示
  • 联系方式

科研系统

  • 渔业资源与生态系统研究室
  • 海水养殖生态与技术研究室
  • 种质资源与工程育种研究室
  • 水产生物技术与基因组研究室
  • 鱼类养殖与设施渔业研究室
  • 养殖生物疾病控制与分子病理...
  • 渔业环境与生物修复研究室
  • 水产品质量与安全研究室
  • 食品工程与营养研究室
  • 海洋产物资源与酶工程研究室
首页 - 科研队伍 - 科研人员 - 正文

 

 

罗坤,男,博士,副研究员、上海海洋大学硕士生导师。2006年7月获上海水产大学(现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硕士学位,2015年7月获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山东省“泰山学者种业人才团队”核心成员,河北省、浙江省、江西省院士专家工作站核心成员。主持科研项目12余项,包括863项目子课题、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子课题、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和农业部物种资源保护项目等。发表论文近90篇、参编专著1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地方标准6项,选育出国家级新品种3个。获省部级1等奖3次、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1等奖1次、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1等奖1次。

主要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和虾类健康养殖研究。作为核心力量参与水产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体系构建与研发工作,先后开展了中国对虾、罗氏沼虾、凡纳滨对虾和俄罗斯鲟的遗传选育、工艺技术体系的研究。

代表性论文:

1.罗坤,张天时,田燚等。中国对虾四种人工授精方法的比较分析。水产学报,2006,30(3):367-370。

2.罗坤,杨国梁,孔杰等。罗氏沼虾不同群体杂交效果分析。海洋水产研究。2008,29(3):67-73。

3.罗坤,孔杰,栾生等。罗氏沼虾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及相关性。海洋水产研究。2008,29(3):80-84。

4.罗坤,孔杰,栾生等。应用动物模型对罗氏沼虾育种值估计的差别分析。海洋水产研究。2008,29(3):85-91。

5.罗坤,张天时,孔杰。中国对虾幼虾荧光体内标记技术研究。海洋水产研究。2008,29(3):48-52。

6.罗坤,高焕,于飞等。通过精液移植构建中国明对虾家系及微卫星分型鉴定父本。中国水产科学,2010,17(3):456-462。

7.Kun Luo, Jie Kong, Sheng Luan,et al.Effect of inbreeding on survival, WSSV tolerance and growth at the postlarval stage of experimental full-sibling inbred populations of the Chinese shrimp Fenneropenaeus chinensis.Aquaculture,2014(420-421):32-37.

8.罗坤,夏永涛,王斌,孔杰,张大海,苏兴雪,许式见,隋娟,栾生.俄罗斯鲟早期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中国水产科学,2015,22(3):426-432。

9.罗坤,夏永涛,王斌,孔杰,苏兴雪,许式见,张大海.俄罗斯鲟家系构建及不同家系间生长存活性能比较.海洋与湖沼,2015,46(2):463-469。

10.罗坤,孔杰,栾生,王清印,曹宝祥,刘宁。中国对虾选育群体与近交群体不同生长时期的生长性状和存活率的比较。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4,44(7):51-57。

11.Kun Luo, Jie Kong, Xianhong Meng, Sheng Luan, Baolong Chen, Baoxiang Cao. Comparison of growth and survival among selected population, inbreeding population and wild population in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Aquaculture international. 2017,DOI 10.1007/s10499-017-0177-3.

12.Luo Kun, Kong Jie, Meng Xianhong, Luan Sheng, Cao Baoxiang, Chen Baolong. Comparisons of growth and survival performance among selected families and wild populations ofFenneropenaeus chinensis.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2018, 17(2): 1-6.DOI:10.1007/s11802-018-3429-6.

友情链接:
  • 返回首页
  • 本所简介
  • 科研机构
  • 科研系统
  • 科技成果
  • 成果转化
  • 党群关系
  • 人才培养

地址:青岛市南京路106号 邮编:266071 电话: 0532-85800117 传真:0532-85811514
版权所有: 黄海水产研究所 网络运营与管理:黄海水产研究所信息中心 鲁ICP备:05024434号

网站目前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