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宝龙,男,1984年03月生人,于2008年7月获青岛农业大学水产养殖专业学士学位,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工程师。主要从事对虾遗传育种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参加工作以来主要参与黄海水产研究所育种室承担的十一五国家863“虾、蟹高产、抗病品种的培育”的子课题—“中国对虾高产、抗病品种的培育”工作,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养殖对虾病毒病控制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中国对虾抗WSSV高健康种苗大规模培育技术”,十二五863课题“基于全基因组信息的对虾遗传选育”子课题“对虾选择育种技术研究”;主持国家重点专项子课题2项,政府购买服务1项;参与发布标准5项;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奖3项次,其中获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奖1项(2022,9)、中国水产学会范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2020,7);2019和2021年分别荣获“文明职工标兵”称号。
联系电话:15864243137
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南京路106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266071
E-mail:chenbl@ysfri.ac.cn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中国对虾和凡纳滨对虾的遗传选育工作。研究开展中国对虾、凡纳滨对虾家系构建、苗种培育、亲虾养成、越冬、人工授精等育种各环节的工作。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建立了系谱最长、最完整的中国对虾育种核心群体,先后参与了中国对虾“黄海2号”、“黄海5号”、“黄海6号”和凡纳滨对虾“壬海1号”等国审水产新品种的遗传选育工作。
代表性论著(10篇以内)
1、不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家系生长和存活的比较
2、凡纳滨对虾收获体质量大规模家系选择效果的计算机模拟分析
3、中国明对虾Dscam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免疫致敏(类免疫) 诱导反应中的表达分析
4、凡纳滨对虾在氯化物型盐碱水养殖环境下不同家系间生长、存活性能分析
5、凡纳滨对虾家系